明代官窯瓷器是瓷器款識正式化的朝代,但是明朝款識經過空白期的動蕩后,景德鎮的瓷器隨著明朝社會的穩定,也開始逐漸恢復,進入了一個新的繁榮期。不過此時的瓷器風格開始轉變,變得淡雅柔和,一改永宣時候的濃艷豪放。瓷器風格與所處的社會及最高統治者的內心狀態驚人的相似。永樂皇帝南征北戰,青花自然是奔放熱烈。成化皇帝長在深宮,太子之位屢被廢立,內心脆弱,性格內向。瓷器多畫庭院花卉,風格含蓄內斂,毫無雄心壯志。
成化開始瓷器又重新流行書寫年號款識,特別是官窯瓷器。成化瓷器上的款識基本都以“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書款為主,很少見四字或者其它形式的。這種形式很明顯就是繼承了永樂、宣德時期瓷器的款識?顑旱膬热菪问诫m然繼承了永宣,但字的書寫風格卻變得稚拙纖細,有自己的特色。
著名的陶瓷鑒賞大家孫瀛洲先生,曾憑借經驗總結出六句口訣概括成化時期的官窯款識:“大字尖圓頭非高,成字撤硬直到腰,化字人匕平微頭,制字衣橫少越刀,明日窄平年應悟,成字三點頭肩腰”簡單的六句話,分別的把“大明成化年制”六個字的特點總結了出來。同時也說明了成化時期書寫款識時,為了保證統一性和美觀,已經有了嚴格規定,不得按照個人字體隨便書寫。這樣的規定也具有防偽識別的功能,將官窯瓷器與其它瓷器清晰的區分開來。
關于成化時期為什么會僅以一個“天”字作為款識,學者們做了很多種推測。其中有人認為,古人有用《千字文》編號的習慣,“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按順序往后排,一個字代表一個號,“天”字就是第一號。這種說法聽上去也不無道理,但是迄今為止只發現了“天”字款,而沒有發現“地”字、“玄”字等款的瓷器。所以說“天”字是利用《千字文》編號計數的這種解釋就不夠有力。除此之外還有其它很多解釋,但至今仍莫衷一是!疤熳挚睢笔冀K還是個迷。
成化之后的弘治時期,款識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和成化沒有太大區別,不過把“成化”倆字換成了“弘治”。弘治皇帝的童年經歷和他爹成化基本類似,長在深宮,從小就深刻體會到宮廷斗爭的險惡,性格也是溫和內斂。所以在官窯瓷器上父子兩朝風格幾乎難辨。
再之后的正德朝,瓷器風格就開始有所轉變?钭R也又變的多樣起來,不再是以單調、標準的六字年號款為主。
很多正德官窯,干脆把國號“大明”兩字略去,改成“正德年制”四字款。
中國大部分時期瓷器上如果有字的話,基本都是以漢字為主,除了在個別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時期。大明朝是純正的漢族江山,但正德朝的瓷器卻開始流行其它民族、國家的文字。比如八思巴文和阿拉伯文等。特別是阿拉伯文,在正德朝瓷器上已經成為一種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