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木構建筑以鼓樓、風雨橋為代表,也有寨門、居民、薩堂等,主要分布于廣西柳州、三江和貴州黎平、從江等地區。鼓樓為純木制造,以木枋穿梁和柱,不用鐵釘,底部多呈方形,四周或敞開或用木板圍,用長條木凳環繞周圍,上為裝飾性樓層,飛閣重檐,均為單數,從三到十幾層不等,層層縮小,屋頂有廡殿式和攢尖式兩種,頂端覆以葫蘆寶頂,是侗族村寨象征性的建筑,也是公共活動的場所。風雨橋皆木石結構,橋墩以青石壘砌,橋梁、橋柱、橋面和橋上的廊、亭、樓、閣建筑全用杉木鑿榫銜接,不用一顆鐵釘,縱橫交錯的杉木斜穿直套,上下吻合,結構緊密,堅固耐久,形式上集橋、廊、亭、塔、樓、閣建筑特點于一身,并飾以彩畫,橋上兩側有欄桿、長凳等,可供行人避風雨或歇息。
侗族木構建筑采用竹條為標尺和符號標注,營造出形式多樣、風格各異的建筑,其獨特的民族技藝堪稱一絕,
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2006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編號Ⅷ-30,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等單位申報。
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
來源: 瀏覽 1923 次
上一篇:微派傳統民居營造技藝
下一篇:朝鮮族服飾
更多關于 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 的信息
民間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