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dymw.cn-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蜜桃,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人人妻人人爽

  • <ul id="wowek"><center id="wowek"></center></ul>
    <kbd id="wowek"></kbd>
    <kbd id="wowek"></kbd>
    <kbd id="wowek"><acronym id="wowek"></acronym></kbd>
  •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民俗 > 民俗動態 > 四川成都武侯區民俗縣志

    四川成都武侯區民俗縣志

    來源:  瀏覽 8519

    四川成都武侯富有人情味的生活民俗。武侯區域歷來為人文之鄉,富庶之地。文化滋養人性,倉廩實而知禮儀,以此養成淳樸且富有人情味的民風民俗。這些包括講究服飾穿戴的風俗,講究飲食的風俗,講究居家生活的風俗,講究待客禮儀的風俗,以及坐茶館、好打扮、喜游樂等享受生活的風俗。以此詮釋了“民俗是人民傳承傳統文化中最貼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種文化”。

      發源于三國歷史的廟會民俗。肇始于章武三年(223年)的成都武侯祠,最初僅有劉備入葬的惠陵和祭祀他的漢昭烈廟,后來增建了武侯祠,方形成君臣合祀的格局。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武侯祠這座祭祀劉備君臣的地方,在廣大百姓的參與下逐步衍生出拜喜神、辦廟會等民俗活動,至今還作為成都市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動,且賦予新時代的內容而長盛不衰。
    民俗是在特定的時代和地域中由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并不斷形成、擴大和演變的生產生活文化。把武侯區這種文化進行挖掘、整理并編纂成書,讓武侯人及廣大讀者全面了解和熟悉該區域的民俗文化,并從中受益,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雖然四川成都武侯區建區的時間僅有20余年,但所轄區域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所以,本民俗志的編寫,不局限于建區以后的歷史,而是追根溯源,對所轄區域民風民俗進行全面的挖掘。

      武侯區作為成都市主城區之一,其民俗與其他城區大同小異,如何在“大同”的基礎上,寫出本區域的“小異”,既切實把握與其他城區以至整個成都平原相似的源頭和主流,又注重突出獨具特色魅力的小濤細浪,盡可能全景式地展現本區域源遠流長的民俗文化風景,這是我們在編纂過程中努力探索的方向。

      通過武侯區民俗縣志的編纂,我們有幸發現,武侯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民風民俗的淳樸優美,其中獨具特色和魅力之處也是可圈可點,琳瑯滿目。

      淳厚久遠的農耕民俗。武侯區域地處成都平原,土地肥沃,地勢平坦,屬都江堰自流灌區,自古為農業豐產之地。優良的農業環境孕育了獨特的農耕文化和農耕民俗,如祭天祈豐年、拜神求雨、立春時迎春牛鞭春牛、開秧門吃栽秧酒、薅秧打谷送幺臺、薅秧吼薅秧歌、敬蠶寶寶等,以此表達人們豐收的愿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獨特熾盛的商業民俗。武侯區域城鄉接壤,古為成都市水陸交通輻輳之地,今為成都城南交通樞紐,商業一直較為繁榮。長期的商業繁榮孕育了名目繁多的商業民俗,如定期趕場的風俗、絲綢貿易的風俗、小商販沿街叫賣的習俗、信仰財神和行業祖師的風俗、商會會館的風俗、商業集會的風俗等等,它們既隨商業繁榮而生成發展,又作為一種文化力量,推動商業持久繁榮發展。

      起始于前蜀時期的春江游樂民俗!俺啥贾,以游樂相尚”。除武侯祠、望江樓等名勝古跡外,錦江、浣花溪(包括清水河)等皆為成都人休閑娛樂佳處。前蜀后主王衍首開春天游浣花溪先例,延至宋,定四月十九日為“浣花日”,或稱“大游江”,此日游江活動更是傾城出動,盛況空前。同時進行的端午賽龍舟活動延續至今,已演繹成為一種融紀念、節令、體育、游樂為一體的民俗。

    【武侯祠】

    武侯祠位于武侯祠大街231號,始建于5世紀,唐代為成都名勝。宋、元時期均加以修葺,明初與毗鄰的劉備墓、劉備廟并為一處,成為紀念三國蜀漢君臣的祠堂。明末毀于戰火,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建,形成現在君臣合廟的格局,成為全國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廟,也是全國最大的諸葛亮和劉備、關羽、張飛等紀念地,是國務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祠內建有國內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武侯祠又稱武侯祠博物館,它分為文物區、園林區和錦里民俗休閑街三部分,總占地面積13.99萬平方米。文物區由惠陵、漢昭烈廟、武侯祠等建筑和部分綠化地組成,F存祠廟主體建筑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修復,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武侯祠坐北向南,占地面積約3.70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25萬平方米。在中軸線上依次分布著大門、二門、劉備殿、過廳、諸葛亮殿五重建筑,旁另有桂荷樓、船舫、桂荷池、聽鸝苑等附屬建筑。劉備殿位于二門后,面闊七間36.30米,進深四間7米,高12米,臺基高1.40米,左右兩側各有踏道8級,歇山頂,抬梁式梁架。諸葛亮殿位于劉備殿后,面闊五間30.10米,進深二間11米,高15米。臺基高1.90米,左右兩側各有踏道4級,歇山頂,抬梁式梁架。文臣廊、武將廊位于二門與劉備殿之間兩側,東面為文臣廊,西面為武將廊,建筑面積約600平方米。廊廡各面闊十間42.50米,進深二間7.20米。東廊、西廊造像各14尊。碑刻50余通,尤以唐《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最為知名,人稱“三絕碑”。位于大門內東側,碑高3.67米,寬0.95米,厚0.25米,碑座龜形。碑文正書,分序和銘兩部分,22行,行約50字,字徑4厘米。武侯祠內供奉著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等蜀漢人物塑像50尊,有匾額楹聯70余塊(副),其中清人趙藩撰書“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四海聞名。館內還藏有蜀漢“直百五銖錢”等高等級文物及字畫近千件,三國典籍上萬冊。劉備墓位于武侯祠中軸線西側,史稱惠陵,F存封土高12米,有磚墻圍護,墻周長180米。陵墓向南,占地約2000平方米。陵前有“漢昭烈皇帝之陵”碑1通,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立。圍墻上嵌康熙七年(1668年)刻石“漢昭烈之陵”橫額。墓前50米處,有照壁1座,中有過廳式建筑。寢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緊接圍墻。殿內存匾、聯各1副,詩碑兩通。一條石砌道路,聯通陵墓、寢殿、過廳和照壁。該墓應是3人合葬墓。園林區原為1940年在館西側建成的抗日將領劉湘陵園,是西南地區唯一的北方園林建筑群,新中國建立后辟為南郊公園,2001年園內建成茗華苑并新增部分綠地,2003年12月與武侯祠合并成為武侯祠的園林區。錦里本西蜀第一街,興于秦漢,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的街道之一,諸葛亮治蜀時,將蜀錦生產作坊集中于錦江南岸,并設立專職官員管理生產和銷售,后來錦里街幾經興廢,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投資上千萬元修復的錦里古街,是原遺址區域的濃縮,于2004年10月對外開放,與武侯祠融為一體。


    【望江樓古建筑群】

    崇麗閣 又稱望江樓,位于望江樓公園內,崇麗閣為望江樓公園的主要建筑,距錦江西岸10米,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崇麗閣,始建于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建成于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其名取自晉代大文學家左思《蜀都賦》“既麗且崇,實號成都”,崇麗閣以雄渾華麗而著稱,曾為成都的標志性建筑。該樓為全木穿榫結構,石砌基座,總高27.90米,上下共4層,一二層四方四角,三四層八方八角,占地面積166平方米,樓臺長寬各14.60米,樓底層平面長寬各6.10米。斗拱彩繪,鎏金寶頂,底層閣廊寬敞,每方皆有四柱,四周為石欄。閣內有梯,可通頂樓,基座圓柱上刻有清代戲曲,上面兩層為八角形,下面兩層為四角形,每層屋面均鋪設玻璃瓦,光彩華貴,在四角轉為八角的交接處,處理得渾然一體,自上而下,層層內收,結構精巧。閣內二樓獨懸一上聯“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樓千古”,底層掛有清末四川江津才子鐘云舫撰寫的長聯。

    吟詩樓 位于望江樓公園內,該樓為望江樓公園古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之一,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唐代女詩人薛濤晚年居碧雞坊,建吟詩樓,原址早已無處可尋,清代人為紀念她,始建此樓。該樓始建于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重建。吟詩樓在崇麗閣東側,坐東向西,一邊臨江,其樓為磚木結構建筑,面闊四間,長11.70米,寬3.80米,占地面積67.30平方米。吟詩樓進深二間,重檐卷棚頂,穿斗式梁架,青瓦屋面,簡潔大方,正心間高于兩側次間,東面為兩間,西面為一間。精巧玲瓏,二層三疊,四面軒敞,與江面平行,翼角16個。

    五云仙館位于望江樓公園內,該館為望江樓公園古建筑群之一,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五云仙館為磚木結構建筑,建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由馬長卿倡議而建,其名取自薛濤《試新服裁制初成》中“九氣兮為九色霞,五云仙馭五云車”和元稹詩《寄贈薛濤》中“別后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云高”之句而來。薛濤居住浣花溪時,種菖蒲滿門,五色云和菖蒲都是祥瑞之物,以此命名。五云仙館坐南向北,面闊五間,長16.50米,寬4.80米,占地面積79.20平方米,前有廊,懸山頂,穿斗式梁架。屋面為青瓦鋪設,房頂均為兩坡,青磚砌脊,簡潔明快,半裝臺墻,碎花木門窗。

    濯錦樓 位于望江樓公園內,為望江樓公園古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之一,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濯錦樓始建于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咸豐初毀于兵燹,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重建。自古以來,成都織錦業發達,錦工所織之錦經錦江水洗滌,色彩分外鮮亮,故錦江又名濯錦江,該樓面臨錦江,因此得名。濯錦樓作為成都地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對研究中國古代建筑史具有重要的價值。該樓坐東向西,為全木穿榫結構,建在石砌臺階上,面闊五間,長21.80米,寬7.30米,占地面積160平方米。樓四方有回廊,重檐卷棚頂,青瓦屋面,簡潔大方,穿斗式梁架,四角飛檐起翹,深遠輕盈,正面及左右兩側設垂帶式踏道。該樓為三楹兩層,四周雕花格門窗,二樓有觀景平臺,樓內各柱雕有五彩點金的“二十八星宿”,柱上撐弓為云龍透雕,整樓形似畫舫,布局與江岸平行,整座建筑玲瓏空透。

    流杯池 位于望江樓公園內,西臨錦江50米,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流杯池修建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位于五云仙館門前,由荷花池及3座小橋組成。每到夏日垂柳掩橋、流水潺潺、荷花送香、風景如畫,“流杯池”3個大字由四川省著名畫家、書法家吳一峰所書。流杯池主體構造部分,由一塊正方形的巨型平板石質構成,長寬各3米的青石板上刻有曲折形水槽,供酒杯漂水流動用。流杯池呈東西向,東為長方形水池,西為圓形荷塘,直徑13米,中有小溪相連東西,流杯池全長57米。

    清婉室 位于望江樓公園內,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清婉室建于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由馬長卿倡議而建,其名取自《詩經·齊風·猗嗟》“猗嗟孌兮,清揚婉兮”中的“清婉”二字,以稱贊薛濤詩品及人品。室內正中墻壁上裝嵌有馮協中所畫薛濤道裝石刻像,為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羅湘所立。室內還有貴陽陳矩的薛濤像贊和趙熙集唐詩聯句等石刻。清婉室為木結構穿榫式建筑,坐西向東,一楹三開間,長11.60米,寬3.50米,占地面積為41平方米。懸山式屋頂,屋面為青瓦,一脊兩坡,青磚素脊,花格透光木雕門窗,朱柱。石砌臺基,正心間前置垂帶式踏道二級,整座建筑小巧玲瓏,輕盈淡雅。

    泉香榭 位于望江樓公園內,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泉香榭修建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位于流杯池旁假山上,在榭的五邊柱下方,均置有木座,可沿石階而上。泉香榭實為仿竹正六邊形小亭,6根石柱托起樹皮蓋尖,造型簡潔、明快、大方,別具特色。此亭指取薛濤井煮茶品茗,格外清香。

    浣箋亭位于望江樓公園內,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浣箋亭于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由四川布政使方積、成都知府李堯棟為紀念女詩人薛濤制箋而建,咸豐初年,毀于兵燹,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由馬長卿等重建。浣箋亭建筑頗有特色,坐南向北,亭、房混合建筑,穿斗式梁架結構,懸山頂,該亭實為半亭,與一楹五開間建筑連為一體,亭為攢尖四坡頂,正面的兩檐角翼然飛翹,堪稱壯觀。與亭相連的五開間長17米,寬8.50米,建筑面積144.50平方米。懸山式建筑,白墻花窗、朱柱青瓦,整座建筑古樸莊重,風格獨特。

    薛濤井 位于望江樓公園內,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薛濤井之說,始于明代,井臺為石質圓形蓮花臺座,有石蓋,井口呈八角形,直徑5米,井口徑為0.75米,井后牌坊紅墻碧瓦,斗拱彩繪,書刻俱佳。清康熙三年(1664年)成都知府冀應熊為井后牌坊題寫蒼勁有力的“薛濤井”3個大字,此后便正式稱為薛濤井,成為后人紀念、憑吊女詩人的重要遺跡。井旁立有寄蜀中薛濤校書碑1通,紅砂石質高1米,寬0.50米。


    【四川大學文物建筑群】

    華西校區辦公樓  位于人民南路三段17號的四川大學華西校區內,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華西校區辦公樓,又名懷德堂,1915年動工,1919年建成,由美國紐約羅恩莆為紀念白槐民所捐建。該樓磚木結構,坐西向東,外觀表現中國古典建筑的特征,樓長55.50米,寬28米,占地面積1554平方米。該樓為歇山頂,主柱用斗拱,屋面為青瓦,墻體用青磚砌成,雕梁畫棟,樓基、墻柱、門窗均為西式風格,房頂正脊安裝傳統神獸,其梁架結構采用四川穿斗式,室外裝飾中國古典圖案,室內采用西方教堂樣式,采光通風好。畢啟校長曾稱贊它崇密壯麗,為華西校園中最美麗的建筑。該樓建成后即為校行政處辦公室、禮堂、文科教室和照相部等,其二樓上的大講演室還是星期日禮拜、聚會之所。

    華西校區第一教學樓  位于人民南路三段17號的四川大學華西校區內,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教學樓又名生物樓,亦稱嘉德堂,在以鐘樓為中軸線的荷花池東側,與第二教學樓遙相對應。第一教學樓由英國建筑師弗烈特·榮杜易設計,1924年由美國夏威夷嘉熱爾頓兄弟捐建,是采用中西磚木結構造法完成的大型公共建筑。該樓坐東向西,高三層,長55.60米、寬18.60米,占地面積1034平方米,教學樓為歇山屋頂,青瓦屋面,青磚墻體,主柱皆用斗拱,室內雕梁畫棟,樓基、墻柱、門窗是西式風格,正脊裝飾簡潔,青磚墻體樸實大方,其梁架用四川穿斗式,另建有門樓,室內采光通風良好,該樓為三層建筑,以一鐘樓為中軸,呈現對稱美,初期為生物樓,系國內著名的大型解剖室之一。

    華西校區第二教學樓  位于人民南路三段17號的四川大學華西校區內,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二教學樓,又稱蘇道璞紀念堂,在以鐘樓為中軸線近旁,與第一教學樓相對。該樓始建于1939年春,由華西協和大學與來蓉的京陵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大學女子文理學院合資興建,為紀念已故來華英國化學家蘇道璞博士,命名為蘇道璞紀念堂。由外籍建筑師設計,采用中西合璧磚木結構,1941年建成。該樓坐西向東,長56.30米、寬33.70米、占地面積1893平方米,樓高三層,以鐘樓為中軸,呈現對稱美。教學樓為歇山式屋頂,青磚青瓦,主柱用斗拱,室內雕梁畫棟,樓基、墻柱、門窗是西式風格,正脊裝飾簡潔,青磚墻體樸實大方,梁架結構為四川穿斗式,室內通風、采光良好,另建有磚柱青瓦門樓,可沿石梯上大廳。修建該樓是為紀念國際著名化學家蘇道璞博士,當時約定為四校合用,抗戰勝利后歸華西大學所有,是省內外著名大型的化學實驗室之一。

    華西校區第四教學樓    位于人民南路三段17號的四川大學華西校區內,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四教學樓,又稱赫斐院,又名合德堂,該樓坐南向北,為歇山式屋頂,主柱用斗拱裝飾,青瓦屋面、青磚砌墻,外觀簡潔美觀,室內雕梁畫棟,樓基、墻柱、門窗是西式風格,梁架結構為穿斗式。該樓為紀念最早到西南傳教的赫斐氏所建,由外籍建筑師設計,采用中西合璧磚木結構造型完成的大型公共建筑,主樓高三層,樓中部另建有三層四方形攢尖頂閣樓,樓底層有石階直通教學樓門廳,面闊49米,進深18米,占地面積882平方米。

    華西校區第五教學樓位于人民南路三段17號的四川大學華西校區內,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五教學樓又稱教育學院,建于1928年,北鄰大學路北校門,與第四教學樓遙相對應。由外籍建筑師設計,是中西合璧磚木結構完成的大型公共建筑,該樓坐北朝南,長53米,寬30.40米,占地面積1611平方米,高三層,該樓為歇山式屋頂,主柱用斗拱裝飾,室內雕梁畫棟,正脊簡潔美觀,樓基、墻柱、門窗是西式風格,正中門樓用青磚砌成中式拱形門洞,別具風格,青磚墻體整齊規范,室內采光通風良好,為典型中西合璧式建筑,教學樓東部由美國嘉弟伯氏捐建,西部由劉文輝于1948年捐建。

    華西校區第六教學樓(萬德堂) 位于人民南路三段17號的四川大學華西校區內,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六教學樓又稱萬德門明堂學社,建于1920年,位于鐘樓東側,由外籍建筑師設計,為美國浸禮會萬德門夫婦捐建。初建時在華西協和大學西部,為三樓,兩邊有側樓,該樓建有一座二層亭樓,1960年萬德門被拆除,并搬遷于現在的位置,一磚一瓦均按原貌重建,后成為教學樓。該樓坐南向北,為三樓磚混結構,長53.20米,寬13.10米,占地面積696.90平方米,為歇山頂,主柱上用斗拱,青瓦屋面,墻體用青磚砌成,雕梁畫棟,屋頂正脊裝飾青獅、白象、孔雀、鯉魚等圖案。樓基、墻柱、門窗均為西式風格,盡顯精美華麗,門樓4根墻柱前抱鼓石各刻有麒麟各一,形態生動,樓底建有兩層石梯可直通正廳大門,室內采光通風良好。

    華西校區老圖書館 位于人民南路三段17號的四川大學華西校區內,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華西老圖書館,又稱懋德堂,建于1926年,與華西辦公樓(懷德堂)相望。老圖書館由英國建筑師蓉杜易設計,1926年由美國賴孟德為紀念其子捐建。為二層磚木結構,該館坐東向西,長53.4米,寬28米,占地面積1495平方米,該館重檐歇山頂,主樓頂部建有突起閣樓,別具一格,主柱上均用斗拱,青磚、青瓦,雕梁畫棟,樓基、墻柱和門窗為西式風格,入口正中矗立一中式門樓,造型優美獨特,穿斗式梁架,墻體用青磚砌成,樸實大方,室內采光通風良好,為中國韻味突出的建筑物。圖書館建成后為華西協合大學的圖書館及博物館,現為川大校區陳列室。

    華西校區鐘樓 位于人民南路三段17號的四川大學華西校區內,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鐘樓又名鐘塔,原名柯里斯紀念樓,建于1925年,為成都標志性著名建筑物之一。鐘樓為兩層磚石塔式建筑,高24米,平面呈正方形,長寬9米,占地面積81平方米。底層為單檐歇山式,二層為四方攢尖頂,上部嵌有西式巨鐘,底層用青磚砌成南北走向的拱形通道,樓體為青石青磚、青瓦、紅色墻體。

    四川大學辦公樓 位于一環路南一段24號,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樓建于1955年,由四川省建筑工程設計公司設計、成都市建筑工程局第一工程公司施工,原為成都工學院第一教學樓,用于教學和實驗。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是新中國成立后西南地區第一幢大型教學建筑,大樓中部為6層,坐南向北,重檐歇山式,大樓平面呈飛機形,大樓正面有32級臺階直通二樓大廳,平臺四周與階梯兩邊為云紋望柱,二樓大廳寬敞明亮,大門外立有4根粗大方柱,高3層,直通大樓頂成擎天之勢,采用清代仿古建筑風格,規模宏大。主樓東西兩側樓各為4層,主樓背面為后樓3層,屋脊和檐翼上有走獸飾物,所有門窗均為西式風格,通風采光良好。


    【龍爪堰】

    龍爪堰位于紅牌樓轄區龍爪社區!度A陽縣志》云:“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蜀藩王于此筑石堰,截堵清水河水,分三股灌田,形似龍爪,故名!逼溲哧妒瘓怨,相傳四周悉用鐵錠聯貫,故歷400余年而不毀。該堰長40米、寬5米,用石砌成,橫亙于清水河上,將其一分為二。其一流經杜甫草堂、百花潭,沿城西南古城垣流向九眼橋匯入府河;其二流經永豐鄉、石羊鄉、華陽鎮匯入府河。新中國成立后,屢修其堰,充分發揮龍爪堰水利工程的灌溉、排洪作用。進入2000年后,該堰逐漸失去灌溉功能,仍發揮對清水河分流的排洪作用。2001年在原龍爪堰堰頭下游60米新建一亭,亭上立一碑,碑的正面刻有“百花詩境苑碑記”,正中刻“古百花潭”四個大字,右上為“2001年春立”,左下為“七叟馬識途書”。碑的背面由譚繼和、祁和暉撰寫碑文:“宋代為防洪灌溉在百花潭口做堰……今天龍爪堰實為古之百花潭”。


    街名文化


    街名作為地名主要內容之一,被人們譽為城市的化石。區域內有不少古街名,經過長期的歷史演變,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內涵。隨著城市改造,一些古街道逐步消失,其中仍有部分街名保留至今,成為幫助后人認識老成都和武侯歷史的古老見證和美好記憶。


    【洗面橋街】

    此街因有洗面橋得名。相傳,三國時劉備出城到衣冠廟祭奠關羽,到此地時都要到河邊洗面,后洗面處便得名“洗面橋”。另一傳說,清代某日成都知府出巡至此,見橋側有群乞丐蓬頭垢面,骯臟不堪,即傳話命乞丐在橋下河邊洗臉,因名“洗面橋”。街西側原有抗日戰爭期間修建的新蓉村,有四川省銀行辦公處、宿舍及私立救業中學在村內。原為一街,新中國成立后分上、下街,1997年兩街歸并,定名為洗面橋街。


    【南臺路】

    該地為宋代名園——中園舊址,俗稱“三臺山”,為明蜀王別苑,遍植梨樹。張獻忠入蜀,曾統兵駐此,盡伐梨樹,練兵于此,稱“御營壩”。清初始建南臺寺。乾隆四十年(1775年),用兵金川,假寺為糧倉,貯火藥,因爆炸全毀,翌年重修,成為附郭游憩之所。1938年開辟新南門后建此路,即因南臺寺遺址而命名南臺路。1966年改為紅專中路,1981年地名普查時復名。


    【漿洗街】

    清代中葉起,皮革手工業者多集中此街,以硝制皮革“漿洗”工序得名漿洗街。原為一街,民初始分為上、中、下三街(原上街北止染靛街東口接橋南街)。1968年,南門大橋至武侯祠大街(原橋南街及漿洗街的一部分)屬解放南路。1981年地名普查時將橋南街并入,復合漿洗上街、中街和下街。1997年三街歸并統一稱漿洗街。


    【黌門街】

    西段舊名東巷。舊時稱學宮為“黌”,黌門即學宮大門,士子考上秀才,稱“身入黌門,天子門生”。清代廢科舉后,于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在國學巷楊遇春別墅創辦存古學堂,學堂門前的一條街,取名黌門街。1966年改名紅專西路。1981年地名普查時復名。


    【國學巷】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廢科舉后,在國學巷楊遇春別墅舊址興辦存古學堂,1916年存古學堂更名為四川國學院,再改為四川公立國學專門學校。1927年改為公立四川大學中國文學院。1931年文學院遷入四川大學,此地改設川大附屬高中,校門移至小天竺街。1935年附屬高中停辦,改設私立濟川中學。新中國成立后,為成都十六中。1925年在校側辟此巷,名國學巷。


    【小稅巷】

    道光十七年(1837年)二月二十八日,陜甘總督楊遇春病逝在成都,住在此巷的楊氏家族聞訊太遲,沒有進行追服舉哀。為表示哀悼之意,按照《禮記·檀弓上》“小功不稅”的喪禮規矩為死者治喪。后人為此取巷名為小稅巷(這里的“稅”字讀“退”音,保留上古語音)。


    【小天竺街】

    街內原有小天竺古剎,以釋迦牟尼降生之地天竺名寺。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浙人王啟琨任四川鹽茶道使,曾就廟址建浙江公所,故成街后以小天竺作街名。1966年改為紅專中路,1981年地名普查時復名。


    【壇神巷】

    清光緒時,巷南有壇神廟,內供石雕壇神一尊,民國初年取名壇神廟街,民國14年(1925年)重釘街牌時,廟已拆毀,改為壇神巷。


    【金沙寺街】

    金沙寺建自漢唐,舊名寶蓮堂,明嘉靖七年(1528年)重修。此處原為南門外的中沙洲,俗稱“七星灘”。民國初年以寺取街名。寺已改作學校。


    【大學路】

    1938年開辟新南門后建成此路,兩側皆為華西協合大學校舍,故名。1966年改為紅專中路。1981年地名普查時復名。


    【小學路】

    抗日戰爭時期,燕京、齊魯、金陵等大學南遷來華西協合大學,為解決教工子女入學,成都師范附小華西分校設此,故名。


    【中學路】

    清宣統元年(1909年)華西協合中學設此。1938年抗日戰爭時期,省外人士遷來者益眾,形成街道,取今名。


    【公行道】

    原為華西協合大學南側沿墻外的一條泥土便道,1938年取名,含“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之意。


    【九如村】

    “九如”出自詩經《小雅·天!贰叭缟饺绺,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桓,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詩內迭用九個“如”字,有祝賀福壽延綿之意?谷諔馉帟r期,疏散城區人口在此居住,按保甲編制名九如甲,新中國成立后改今名。


    【致民路】

    抗日戰爭時期,為疏散城市人口,1938年新辟新南門后,在北臨錦江、西接新南線、東至四川大學、南抵田野這片區域內,規劃新村,村內由西向東建有三條干線,取名致民路、龍江路和新生路,這三條干線上,從南至北,規劃道路若干條,大者為街,小者為巷。該路為新村主要干道最長的一條,取“致民以治”之義命名。原路東至太平南街,新中國成立后,因路段太長,從太平橫街分為兩段,東段改為致民東路,本段仍名致民路。1966年改名紅專中路。1981年地名普查時復名。


    【龍江路】

    抗日戰爭時期,為疏散城區人口,1938年規劃新村建成此路,是由東向西三條干道之一。此路西起舊南臺寺,蜿蜒順錦江東行,伸向九眼橋頭,如渴龍奔江,故起名為龍江路。


    【紅瓦寺街】

    紅瓦寺原為明代德元禪院,毀后重建時,蓋上紅瓦,俗稱“紅瓦寺”。清末寺廟尚存?谷諔馉帟r期,省外來川的人在附近建成街,街以寺名,寺已消失。1981年地名普查時將金陵新村并入。路段內原銅管廠里面有1950年人民解放軍剿匪犧牲的烈士墓,1955年修建一環路時,因墓在界內,故遷往琉璃鄉祝王山公墓。


    【高攀路】

    因地處高攀橋附近而得名。此橋建于清代,相傳橋竣工時,有一道士誤踩新橋怕罰,連忙施禮,口稱“高攀”,此橋故名,別名高板橋。今尚用老地名,亦有“攀登科技高峰”之意。


    【紅牌樓】

    宋元時期為一幺店子,明代建紅牌樓場鎮!度A陽縣志》云:“明嘉靖中(1522~1566年),蜀(藩)王于此建坊。北人謂‘坊’曰‘牌樓’,當時藩府亦沿是稱,故今俗猶呼‘紅牌樓’也!泵魇穹踉陔x城約十里的此地場鎮街頭建牌坊,乃效秦漢十里長亭之意,以便接送康藏地區來朝的官員。因牌坊系用紅砂石建造,故連同場鎮均稱之為“紅牌樓”。后當地士紳為祈求五谷豐登,于民國2年(1913年)改名“紅牌樓”為“永豐場”。但民間“紅牌樓”的稱謂仍沿襲至今。


    【廣福橋街】

    因廣福橋而得名!度A陽縣志》云:“廣福橋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修,嘉慶十六年(1811年)重修;民國12年(1923年)培修,原為石材平式!惫饩w年間翰林院學士顏楷曾為此橋題名,鐫刻石碑于橋側,今佚。


    【機投正街】

    以機投鎮駐地機投橋派生得名。前蜀王建、王衍曾在機投鎮大興土木,營造皇家御園梅園(后稱故蜀別苑),并常到此地設宴賞梅。機投鎮的得名緣于街頭一橋墩形似織布機頭,后諧音為機投。機投橋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橋成后,橋側即形成集市。1960年后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橋,橋墩系條石所筑。


    橋名文化


    成都平原,地勢平坦,水源豐沛,河流眾多,位于成都市南部的武侯區地域,岷江及其支流穿越其間,每隔約兩公里便有一條天然河道,加上人工開鑿的斗渠、溝渠,縱橫交錯成網,故區域內古橋甚多,形成了獨特的橋梁文化。


    【萬里橋】

    位于成都市老南門,橫跨錦江,勢如飲虹,連城南通衢,又名老南門大橋。秦昭王年間(公元前256~前251年),蜀守李冰于二江(郫江、檢江)之上應天上七星建七橋,合稱“七星橋”。七橋之首名“長星橋”,長十余丈,高三丈,寬一丈五尺,為七孔石板橋。因橋下有一篤泉,故亦名“篤泉橋”。三國之時,蜀費袆使東吳,蜀相諸葛亮餞行于此,曰:“萬里之行,始于此矣!”于后“長星橋”改名為“萬里橋”。萬里橋自建成以后,不僅成為連接城南的重要陸路通道,更以錦江首個船舶碼頭聞名于世。江渚橋頭,舟船集泊,車馬奔騰,華樓奇貨若山,旅客商賈如云,為一方水陸輻輳之地。名賢仕士,以此為折柳餞行之佳處。文人墨客,多有盡情抒寫吟詠之作!叭f里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唐代詩人張籍的七絕《成都曲》即為其中佳作。萬里橋建成至今,因久經風雨侵蝕,或遇戰亂損毀,歷經多次維修改造。北宋時,改建成石墩木梁廊橋?滴跷迥辏1666年),四川巡撫張德地及其同僚,率府縣官吏捐俸重修,題其額為“武侯餞費袆處”,知府冀應熊書“萬里橋”刻石于旁。乾隆年間,經四川總督李世杰改建為七孔石拱橋。光緒年間,萬里橋隨拓寬通藏大道而改擴建,改造后的石拱橋長達二十丈,橋寬三丈余,建石板護欄,橋上設集市,中通車馬行人。民國28年(1939年),下游建成新南門大橋,萬里橋改俗稱為老南門大橋。21世紀初,在原改建成的單孔鋼筋水泥大橋上加修了一座現代化的高架橋,形成了凌空飛跨、橋上疊橋的奇特景觀。


    【九眼橋】

    古名宏濟橋,又名鎮江橋,始建于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由當時布政使余一龍所建。系石欄桿、石橋面的大拱橋,長4寬3高3丈,下有9洞。在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由總督李世杰補修時,改名為九眼橋。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又加以重修。其西有合江亭、回瀾塔等名勝,是古人送別之地,宋朝、元朝詩人留下有不少詩篇。亭、塔毀于明末戰亂。1988年,為改善城市交通,于九眼橋西側新建交叉鋼架水泥預制橋,新橋主體尺寸外形保持和原來一樣。從橋基點起算,長約120米,寬25米,仍為9個橋洞,橋北下端辟有汽車通道橫貫東西,形成半立式交叉橋。古九眼橋于1992年冬拆去。


    【安順橋】

    安順廊橋位于九眼橋上游合江亭側,原名長虹橋,創建年月無考,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由華陽縣令安洪德重修,并題寫橋額“長虹橋”。安洪德任華陽縣令期間,勸課農桑,除暴安良,清廉愛民,使人民安居樂業,并將捕獲的強盜贓銀,全部用來修建大橋。后來老百姓感其恩,將橋更名為“安順橋”。安順橋橫臥錦江,北接大安街南,南連萬年橋街北口,橋長二十丈,寬一丈,橋身是高兩層的木橋,造型典雅。上層供有神像,不能通行,下層寬四米,周圍用木欄桿封閉,橋身中間有一條兩米寬的通道,供推雞公車和擔挑子的行走,左右兩旁是人行道,窄小的人行道擺滿了賣針線、測字算命、看相取痣等地攤。橋頭有賣涼粉、鍋魁、豆花、油煎餅、肥腸粉等小吃的攤點。安順橋建成后歷經幾次大洪水都巍然屹立,1947年成都出現特大洪災,此橋終于被洪水沖垮。新中國成立后,在太平上街東頭北口,另建新橋,砌石為墩,橫木為橋,橋身僅只一層,不再覆屋,只供人行走,安順橋再也沒有往日古樸典雅的模樣了。

    1978年10月,市政府為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在十二北街處新建一座可供汽車通行的大橋,稱之為新安順橋。1996年成都市整治府南河(錦江),將破舊的老安順橋拆除。1997年,成都地名委員會將新安順橋命名為“興安橋”,老安順橋命名為“安順廊橋”。府南河工程指揮部委托市政工程設計院設計,于2000年至2003年8月將安順廊橋重新建成兼有歷史文化、商旅功能的三孔仿古景觀橋。新建的安順廊橋全長81米,寬6米,北接存古巷與濱江東路的交叉口,南接太平街護河通道,橋體四周、橋面通道及欄桿均由青石制成,橋欄桿上雕有梅、蘭、竹、菊等圖案,橋墩上配有兩個水獸鎮橋,橋的兩側各有一座仿古牌坊。橋面和牌坊紅墻黑瓦,飛檐翹角,曲欄回廊,高度濃縮了中國民族建筑風格之精華。橋體兩側有左右兩幅巨幅浮雕和歷代名人題詠成都的詩句。左面的一幅是《錦繡成都史詩畫卷》之秦漢成都城垣圖。這座重修的豪華古橋被人們譽為成都仿古橋梁的標志性建筑、城市建設的亮麗名片和城市旅游的新景點。


    【高升橋】

    始建于清代嘉慶年間,位于武侯祠大街與一環路交會處。最早是橫架在城南郊外一條寬寬的無名河上的簡易木橋,后因被洪水沖毀,這一帶民眾便集資建成此橋。橋建成之日,時逢到臨邛(邛崍縣)上任的官員楊大人經過此橋,應民眾要求給此橋取名,他乘興念道:“武侯祠堂柏森森,臨近河溪水沉沉,石橋飛架成通途,本官賜名為高升!睆拇恕案呱龢颉钡妹。以后該橋又經多次維修,到民國初期已成為一洞石拱橋。50年代,因修筑川藏公路,此橋被拆除。


    【廣福橋】

    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位于現川藏公路A段,橫跨于肖家河上。清朝初年,這一帶尚無河流,當地富豪肖氏在城南郊外購置田地,出資修建一條人工河流,引來清水河之水用于灌溉,故名肖家河。河上修建一座一洞石橋。橋建成舉行通行儀式,司儀宣布必須待貴人來踩石橋后方可通行。接近中午,從城里吹吹打打過來一乘送親花轎,司儀喜迎上前恭請新娘踩橋命名。新娘亦不推辭,在隨從婢女攙扶下出花轎,緩緩踩橋而過時輕輕念道:“四月初八陽雀叫,儂家出嫁坐花轎,有幸應邀踩新橋,取名乃為廣福橋!敝鞒秩擞浵滦履锏脑,后請石匠刻“廣福橋”橋名于橋頭石欄上。廣福橋于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重修,民國12年(1923年)培修,原為石材平式。50年代后,此橋隨川藏公路改擴建而經多次改造,仍得以保留。


    【簇錦橋】

    位于原簇橋中街與簇橋下街交界處。據史料記載,秦漢時期,笮人聚居此地,在此江上架竹索橋,稱之為笮橋,之后隨著人口逐漸增多,形成場鎮。唐宋時期,此地盛產蠶絲,以蠶結繭附物之稱“簇”(古時“簇”同“蔟”)更橋名為“簇橋”。明惠帝建文年間(1399~1402年),將此橋改建為5孔石拱橋,下可行船,改橋名為“簇錦橋”,簡稱簇橋,沿用至今。古簇橋跨度9丈,寬1丈8尺,兩邊均有3尺高的石墻欄桿,橋面由大小不等的石板鋪成。橋南頭的靈官樓,橋北頭的碑亭子,上河壩的涼風亭和簇橋組成簇錦古鎮第一景觀,稱為“簇錦涼風”,為雙流縣8大古景觀之一。1972年,簇橋公社改石拱橋為鋼筋混凝土平橋。拆橋時發現一石碑,碑上文字記載:“川省南門外離城十五里,雙流地界有簇橋,不知創建何時,并無碑志可考,相傳為明時所造,遞年沉久遠,不無壞缺,兼以車轅馬驟,蹂躪不堪,因聚同仁相商,重加修繕,場后另建新橋一座,便通車子往來,今功造竣,特刊石以志。其中,非取謂善欲人見也,抑以碑后云,君子有所考據云爾!甭淇睿骸跋特S三年吉日,廣都士民公立!保ㄇ宕p流名廣都,簇橋屬廣都管轄)不久,簇橋公社在此碑背面加刻“因不適今日交通,改石拱橋為水泥平橋!甭淇睿骸耙痪牌叨甏貥蚬琰h委、革委會立”,并將碑石置放在橋中間的橋墩上。


    【機投橋】

    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是頭道河上的一座13孔石橋(位于現草金公路8公里加100米處),因橋形狀如織布機頭,故名機頭橋。結構為柏木料橋筋,青條石橋面,下部青條石用生鐵錠銜接,糯米漿加石灰粉黏結砌成橋墩,橋墩下用青木料梅花樁打底,凈跨每孔13米。橋面寬5米。民國33年(1944年),通江鄉鄉長、通江哥老會袍哥舵把子李培根,在馬家寺西場口外江安河右岸的果園內新建公館完工,請當時設在轄區內的成公中學校長夏峋(字斧私)為其書寫楹聯祝賀。夏落款寫成“機投夏斧私”。本含諷刺李培根之意。一般百姓不知其用意,認為夏校長乃做學問之人(夏峋系留學生),把“機頭”寫成“機投”有道理,以后都跟著把“機頭”寫成“機投”,沿用至今。1966年,修草金公路時,為將路拉直,將原橋拆除(1949年底橋僅余下5孔,拆除時僅4孔,全長52米)。在離原址下游約30米處的草金公路線上重修一座長17米、寬6米的2孔鋼筋混凝土板面橋,仍稱機投橋。2003年,機投場鎮改造,將其改建為單孔鋼筋混凝土板面,長8米、寬28米的橋。


    【金花橋】

    金花橋重建于明代,橫跨江安河,為九孔石橋!峨p流縣志》云:“金花此地,自古為藏衛要沖,休憩之所。橋下深潭,清澈如鏡,時有映月散彩,故又稱之為‘金花映月’,為一勝景!苯鸹蛳掠薪鸹ㄑ,是牧馬山灌渠的進水口。關閘時,千米長、百米寬的水面一平如鏡。若逢秋高氣爽,明月朗照之夜,但見粼粼波光,映月溢彩,靜影沉璧,襯托兩岸萬家燈火,讓夜景更加美麗恬靜。


    傳統表演藝術


    【四川相書】

    四川相書是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它的表演方式很特別,由一名演員在高1.7米、寬0.8米的布帳里,憑著一張口,借助于簡單的道具,描繪環境、陳述故事,表現人物的活動。觀眾看不到演員的動作,而是通過聽覺和聯想,進入演員所創造的藝術境界里去。四川相書獨具一格,成為散發著巴山蜀水鄉土氣息的特有產物,成為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中的一朵奇葩。四川相書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是幽默、諷刺的喜劇風格,喜劇效果常用諧音、吟詩、作對、打油詩等手法,制造出喜劇效果。四川相書以說人物和故事為主,口技服務于人物和故事,這是其區別于其他地區口技的重要特點。

    目前四川相書僅存于武侯區,只有年近70歲的藝人魯國華能表演這種藝術。魯國華,1943年生于成都市三道街。1963年拜師羅俊林,從事相書表演藝術至今。繼承20余個節目。1995年參加成都市“三絕”比賽獲絕藝獎,2003年參加劍南春杯群眾曲藝大賽獲得銀獎。


    【達摩會】

    1909年,為了促進中華國術界的團結,消除門戶之見,國術界前輩周騰蛟、吳蔚生等倡導,在成都文廟后街韋馱堂道觀舉辦首屆國術達摩會,目的是抗擊外來侵略者,弘揚民族氣節。并通過飛鴿傳書,敬告各門派武林同仁,參加這一武林最高盛會,每年有數千人參加,熱鬧空前。2005年,由僧門第六代掌門(成都市峨眉僧門武校校長)何偉琪倡導,在望江樓公園恢復了成都國術達摩會。

    達摩會會期約10天,在此期間,武林高手們在這里聚會交流、切磋武技,舉行拜師收徒儀式,各行各業也都共襄盛事,來此經營小吃、百貨、工藝品、書畫古玩等,場面異常壯觀。達摩會是成都武林歷史上的一個范本,是巴蜀文化一朵奇葩,構成成都的一種特色文化,老成都人已有口皆碑。主要活動內容包括:

    開幕儀式——傳統國術的禮儀禮節,莊嚴肅穆的祭祖拜師儀式,熱火朝天的龍獅共舞,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都會亮相。

    國術絕技表演——包括各門派高手的精湛武功表演,驚險刺激的硬氣功、國術較技、養生功、健身強體功表演,如僧門何偉琪獨有的兵器猻獅镋、查拳門傳人張國梁的神鞭(3米多長),以及國術變臉、一指斷石、單掌劈磚、腳踏鋼刀三合一等武功絕技成為重頭戲,表演者下至六七歲兒童,上至七十多歲武林前輩。充分體現崇德尚武的精神、場面壯觀、驚險刺激。

    武林人士的交流茶會——包括拜師收徒儀式,以及小吃、小商品、旅游品買賣等項目。

    達摩會是包容豁達,參加流派人數最多的武林盛會。達摩會作為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成都民俗,與青羊宮廟會(打金章)、花會等共同形成了成都廟會文化。


    【川劇圍鼓】

    清朝和民國時期,區域內場鎮大都有專門戲臺,許多茶館也曾設過萬年臺,作為川劇演出場地。除本地劇團常年演出外,還有雙流、溫江、樂山、雅安、內江、南充、達縣等地川劇團前來演出。演出劇目有備受觀眾歡迎的折子戲和全本戲《秋江》《回營》《過年》《罵相》《考文》《鍘侄》《柳蔭記》《西廂記》《白蛇傳》《十五貫》《血手記》《二進宮》《降龍木》《定軍山》《八件衣》等數十個。1959年,區域內的多個場鎮的業余川劇團(隊)除在附近演出外,還到雙流、彭縣、灌縣等縣的鄉鎮演出。1964年“四清”運動展開后,川劇團被解散。1979年改革開放后,區域內有單位和個人捐資購買道具、服裝,恢復川劇演出,在城區的漿洗街、涼水井街、望江路、致民路和簇橋、紅牌樓、機投橋等鄉鎮的茶鋪里坐唱,受到中老年川劇愛好者的歡迎。

    圍鼓,又叫“擺玩友”,也叫“川劇坐唱”,川劇愛好者稱“票友”。演出地點不講究,茶館或院壩都可開展。逢年過節、祝壽、添丁、新房落成、店鋪開張、紅白喜事或工余農閑,均可開展活動。演唱時只需一兩張桌子安放樂器,幾把椅子供演唱人坐,一般不化裝。劇目為川劇片斷。民國時期,簇橋打圍鼓的班子有端公班和道士班。改革開放后,圍鼓活動在一些地區恢復,1984年簇橋鄉曾組建過一個玩友會,機投鎮曾有個打圍鼓的班子共有20余人,多數是農民,少數是場鎮上的居民。


    【評書】

    區域內民國時期盛行此藝術。書場設在茶鋪里,說書人坐在茶鋪上方中間桌前,用一塊稱為“介方”的小厚木板作道具,邊講邊用介方啪啪地敲桌子,引起聽書人的注意。藝人講評書為茶鋪老板拉來許多喝茶人。評書由藝人收錢,茶錢由茶鋪老板所得。評書一般講古典長篇小說或歷史典故,也講一些風土人情、英雄事跡。當評書講到精彩動人情節時,常會贏得聽書人叫絕。一般是講到關鍵時便停下來收費、說書人下桌來手拿盛錢的小篼,挨次來到聽書人跟前收取,多少不論,對出手大方的給予道謝、祝福。一場書每當講到關鍵或驚心動魄的情節時,說書人就宣告結尾:“要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聽書人很想知道下情,便在下場書開講前早到茶館等待。晚上在茶鋪前站著聽講的兒童和貧苦人還不少,場面十分熱鬧。50年代后期評書逐漸消亡。80年代后評書在成都恢復,但區域內少有出現,聽眾多從電視上、錄音中聽評書。


    【皮影木偶】

    皮影、木偶是武侯地域內比較流行的傳統藝術。皮影又叫燈影,起源于宋朝,到清末民初時期盛行。皮影是用牛皮、羊皮或紙板雕刻成劇目中人物形體,高05米左右,加上道具進行表演,晚上演出。演出時臺內布燈光,由藝人操縱人物的動作,口唱臺詞,樂器伴奏,在一幅白紗布后表演,觀眾觀看影形,故稱皮影。木偶是用木料制作成人頭、手、腳,綢料制作人物服裝,工藝講究。按演出形式不同,分為兩種:一種是由藝人在臺下幕后操縱,用手指或竹簽分別插入木偶頭和四肢做出動作;二是藝人站在臺頂幕后,拉動木偶懸線做出動作,這種稱為懸線木偶。白天和晚上均可演出。皮影和木偶劇內容多為懲惡揚善、頌揚英雄等喜劇小戲,很受兒童歡迎。


    【龍燈】

    區域內龍燈盛行于古代、近代,50年代末停演,80年代又恢復。龍身一般為7節或9節,加上龍頭、龍尾,總長20米左右。龍頭直徑一般90厘米,龍嘴45厘米,龍角長50厘米,龍須長短適度,龍眼外突。龍頭手柄和其他各節手柄均長150厘米。引龍的“圓寶”寶架直徑45厘米,圓寶嵌在架中,可轉動,架上飾有彩綢。寶架下亦有長150厘米的手柄。走龍前面導行有紗燈、方燈和牌燈,制作也很精致,燈上寫有“恭賀新禧”“歡慶春節”等祝福字句。舞龍時,紗燈、方燈和牌燈走在最前面,接著是打擊樂隊(鑼、鼓、缽、馬朗子等組成),再后是龍寶,最后是舞龍隊伍。每個手柄由1人掌握,技藝高的人舞龍頭、龍尾。舞龍尾的人需扮成小丑形象,引人注目。舞龍由龍寶引路指揮,樣式有:一字長龍、金龍擺尾、反扭麻花、隨波起浪、螺絲旋轉、彩龍蓮花、金龍打滾等。

    有民諺說:“正月初一龍蓋世,大年十五送龍歸”。這是說舞龍燈的時間,除廟會外,都在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日。龍燈有彩燈、火龍、水龍3種。區域內常見的是彩龍和火龍;瘕埵窃谕砩衔,龍頭、龍身各節、龍尾內點燭燈,照亮龍身,舞龍人光著上身,觀燈人自備煙花、爆竹,隨意燃放爆竹,用煙花噴燒舞龍人。舞龍人須合拍舞龍,不得隨意躲避,同時龍頭噴煙噴火,加上打擊樂器伴奏,呈現光彩奪目、熱鬧異常的景況。


    【獅燈】

    民國時期,獅燈表演遍及成都城鄉。區域內的獅燈屬南方武獅。獅燈隊由獅子、笑頭和尚、孫猴子和伴奏樂隊組成。獅頭用竹篾、紙張綁扎糊制而成;獅身用一幅黃色或紅色綢緞鑲上花邊與獅頭連接;獅尾用牦牛尾或馬尾扎制。和尚、猴子均戴面具。表演時獅頭、獅尾各由一人操作,和尚、猴子各由一人扮演。笑頭和尚指揮獅子,猴子前后左右跳躍,打鬧取樂。表演內容分三大類:舞臺、高臺、破陣。舞臺的招式有:亮臺、撲臺口、打滾、跟斗、吐寶、跳平臺等。高臺表演:用3張以上高方桌重疊,最上面的那張方桌四腳朝天,組成高臺,猴子、和尚、獅子依次各做動作翻爬上臺頂,表演頂立、烏龜爬沙、拜四方等節目,然后取物,再翻爬下來,俗稱翻舞臺。破陣表演傳說有108個招式,常見的招式有洞中取蛋、和尚念經、海底撈針、團魚抱蛋、金線吊葫蘆、宰猴子、捉泥鰍、和尚請客、猴子爬竿取物等,含雜技、武功、智力、魔術、民間舞蹈等功夫。獅燈一般是在節日、廟會或開大會時表演。獅燈于50年代末停演,90年代初恢復演出。


    【牛兒燈】

    是區域內農村、集鎮春節期間拜年用的一種燈舞,民國時期流行。牛頭用一個撮箕在底部鑿兩個洞作牛的眼眶,內用鐵絲穿上圓球,使之能轉動,做成牛眼珠,在撮箕底兩角分別用谷草扎制成翹角作牛角,角下方用紙板卷制牛耳,整個牛頭用白紙糊底,涂色、勾畫出牛鼻、嘴、眼、角、耳的形象,在撮箕內用木條釘捆成一個方架,以便表演者手持,下吊系銅鈴一個,兩角間用紅綢扎系一朵紅花。牛身用黑布縫成,長3米,寬2米,前接牛頭,后收縮縫成牛臀部,再將一條干的真牛尾縫固在尾部。表演時牛燈由打擊樂隊開路,放牛娃指揮牛燈動作,牛頭、牛尾各由一人配合動作表演。節目有拜年、嬉牛、破陣。牛兒燈于60年代停演,90年代又恢復演出。


    【幺妹燈】

    幺妹燈又叫采蓮船,是區域內民間在春節和節日表演的一種燈舞。外觀仿民國時期的送親花轎,轎子用竹、木扎制,很輕便,四周用彩綢蒙上,前后留門,掛門簾,左右兩邊留圓形窗不遮蓋,便于觀眾看幺妹,轎內左右兩邊固定有幺妹提轎手柄。表演隊伍排列順序:最前面是圓燈,接著是碑燈、樂隊、新郎、轎子。前后轎夫各一人,左右丫環各一人,轎內幺妹即新娘,旁邊小舅子一人,還可配蓮簫隊,全隊二三十人。前行時,轎子動作由轎內幺妹操縱前后左右上下飄動,可走快步、十字步,轎夫配合轎子動作做抬轎姿勢,丫環伴隨轎子左右不離,整個隊伍動作由新郎指揮,小舅子逗趣。表演節目時,新郎先唱賀詞,向觀眾拜年,然后丫環揭開轎門簾,扶出幺妹亮相,并給觀眾、主人拜年。幺妹可根據主人要求唱歌、對歌、猜燈謎,丫環幫腔、出謀解難,博得主人高興可獲得紅包。表演完畢后,轎夫“抬”轎前行到下站。前行時,蓮簫隊按樂隊伴奏曲表演。幺妹燈于50年代末停演,90年代開始的每年鬧春活動,幺妹燈是簇橋街道三河村的特色表演節目。


    【秧歌】

    秧歌是中國北方地區的民間歌舞,新中國成立之初傳入四川。表演時設領隊一人,其他隊員幾十人、上百人排成縱隊,力求男女服裝統一,腰系紅綠彩綢帶,兩手分別握住綢帶兩端,隨伴奏樂隊奏的秧歌調,走十字步舞動彩綢前行。也可在大街或廣場、空地上盡情扭跳。其場面宏大,氣氛熱烈。機投街道曾流傳民謠云:“聽見鑼鼓點,撂下筷子放下碗;聽見秧歌唱,手中活路放一放;看著秧歌舞,豁上老命扭一扭!60~70年代末曾停扭秧歌,之后又逐步恢復。這種集健身和表演于一體的民間表演形式,很受中老年人歡迎。


    【金錢板】

    區域內金錢板又稱“三材板”,是民國時期民間藝人在茶館、舞臺表演的一種曲藝。金錢板由3塊長條形竹板組成,意為“天、地、人”的象征。表演時,藝人站立,左手握兩竹板,右手握一竹板,敲打時與唱詞緊密配合,手勢美而不俗,節奏有剛有柔,唱腔嚴守曲牌音韻,不亂!盎ㄇ弧,就是“正派”優秀節目。民國時期常用的曲牌有《富貴花》《紅頭貴》《紅鸞襖》等,F代新編曲詞一般隨宣傳內容而作,很受群眾歡迎。


    【其他表演藝術】

    區域內民間還有腰鼓、花鼓、快板、蓮簫、相聲、相書(口技)、雜技、蚌殼燈、蓮花落、對口詞、三句半、方言詩、諧劇、活報劇、踩高蹺等民間文藝表演,都很受群眾歡迎。其中有的已失傳,有的經演變而走樣。


    傳統手工藝


    區域內民間有多種手工藝制作,主要有木版水印、剪紙、蜀箋、面塑、棕編等。2004年錦里古街正式開市,進入錦里古街展示(售)的傳統手工藝有吹糖塑、倒糖畫、陶土塑像、民樂樂器制作等,區內一些一度失傳或逐漸消亡的傳統手工藝獲得新生,更顯多姿多彩。


    【剪紙】

    剪紙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距今大約有1900年的歷史。杜甫《彭衙行》中有“暖湯濯我足,剪紙招吾魂”之句,足見其對剪紙藝術的喜愛。成都是剪紙藝術的發源地之一,武侯區域內剪紙素以巧整聞名,有“蜀剪生趣”之譽。剪紙題材與內容多與身邊的生活和大自然景物息息相關;ɑ、禽鳥、動植物、種莊稼的壯漢、回娘家的小媳婦,古裝戲劇人物、神話傳說故事等,均為剪紙的題材。一些特定場合專用剪紙,幾乎成為定例——新婚之夜需飾雙喜盤花以告知親友而祈愿和美;生辰壽誕定飾以松鶴鹿童以慶賀壽星祝福長生;喜慶佳節均剪貼人畜興旺、五谷豐登之吉祥紋樣,以贊美現在而憧憬未來;饋贈禮品亦必以興隆昌盛之圖案以花代意,覆一幅鼓勵感懷的作品。

    區內錦里古街民間藝人王海濱,她的作品風格既具有南方的纖細秀美、玲瓏剔透,也有北方的粗獷大氣。她可做五彩繽紛的彩襯疊彩剪紙,也可做分色剪紙和剪影、撕紙。她不但繼承了老一輩家族的傳統技法,還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做單紙剪、雙面疊襯彩色剪紙十二生肖作品。另一位民間藝術家名叫龍玲(又名阿龍菡潔),她的剪紙藝術題材豐富,形象生動。在題材方面,她的剪紙不拘一格,既有民間喜聞樂見的祈福題材,又有反映民間生活狀態的題材,還有大量的文學作品題材。在工藝方面,吸取民間工藝的多種手法。


    【蜀箋】

    箋是成都古代的一種著名加工紙。唐代,成都箋紙列入“紙之妙者”。據李肇《周史補》記載有“麻面、屑骨、金花、長麻、魚子、十色箋”。陸龜蒙的詩稱贊魚子箋:“搗成霜粒細鱗鱗,知作悉吟喜見分,今日乍驚新繭色,臨風時辯白萍文!辈贿^,唐代箋紙中最有名的要算薛濤箋。

    女詩人薛濤好寫小詩,見一般紙張尺幅太大,“乃命匠人狹小為之,蜀中才子既以為便,后裁諸箋亦如是,特名曰‘薛濤箋’”。蘇易簡《文房四譜》說,薛濤箋是彩箋,顏色有10種之多。其中紅色小箋尤為人們推崇,成了薛濤以至蜀箋的代表,歷代仿制不絕。元代一支農民起義軍攻占成都后,四川首領明玉珍聽說成都陸子良能造薛濤箋,工巧過人,便在成都浣花溪畔設箋局,請陸子良總管其事,負責造箋;明代蜀王府每年三月三日也要造箋24幅,從中選16幅送入宮中,貢獻給皇帝,不過造紙地點已遷到東門錦江岸邊,用的是玉女津(后稱薛濤井)水。


    【木版水印】

    區域內用木版水印字畫、箋譜,在唐代就已經有相當水平。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創制的薛濤箋,即以木版水印加工染色而成,明末出現“拱花”等套色疊印,技術又有更大的進步,它集繪畫、雕刻和印刷為一體,根據水墨滲透原理,顯示筆觸墨韻,既可用以創作,體現藝術品的特點,也可以逼真地復制各類中國字畫。木版水印憑借簡單的工具和精湛的技巧,對中國書畫(包括精品)進行高仿真的還原復制,是任何現代化機器無法代替的,完全可稱為藝術再創作。50年代后,木版水印制作工藝在成都曾一度失傳。80年代,陳順端老人通過自己在北京榮寶齋學習和多年制作實踐,恢復了木版水印制作工藝。她的木版水印作品制作十分精良,對線條有準確把握,對黑白灰作完美處理,對水墨的韻味能恰到好處地表達,既有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又有強烈的現代印刷感受。


    【面塑】

    面塑,成都俗稱捏面娃娃,其材料是配以各種顏色的面粉團。手法主要有搓、折、壓、捏。作品多為民間喜好的花草蟲魚、鳥獸人物,以人物最為精致。人物多取材于戲曲故事,尤其以孫悟空棒打白骨精和劉、關、張三英戰呂布等人物群塑最為傳神。清宣統元年(1909年)傅崇矩編纂完成的《成都通覽》(2006年1月時代出版社出版)之《七十二行現相圖》中(第200頁)有“捏面娃娃”圖,可見,清末時此藝術已流行于成都。民國時期多在場鎮街頭展售,F在錦里古街內現場制作有展售。


    【棕編】

    以棕葉作原材料,經過漂白或染色后編織成各種樣式的挎包、提包、涼鞋、桃形扇、涼帽、提籃及各種玩具。民國時期,區域內的棕制品已運銷國外。從事棕編的大多是婦女。40年代,一雙棕制涼鞋的市價為75~20公斤大米。棕編玩具最為流行的是叫姑姑(蟈蟈)和青蛙。編織叫姑姑以嫩棕葉編制而成,圓尖的頭上以綠豆鑲嵌作眼,以細棕絲為觸須,以兩片薄棕葉作翅膀,形象逼真,遠視猶如真正的叫姑姑。青蛙也用嫩棕葉編制而成,多編制成起跳造型,昂頭咧嘴,以黑豆為眼,栩栩如生。

    簇橋場鎮生產的棕絲帽,民國時期就很有名氣。1956年,簇橋組建公私合營棕絲帽社,加工涼帽、拖鞋、提包等。產品除本社職工生產外,還將生產擴散到農村社隊,由棕絲帽社提供材料,組織農村婦女利用空閑時間編織。簇橋生產的棕絲帽不但國內十分暢銷,而且還遠銷印尼、菲律賓、新加坡等國。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停止生產。80年代開始,又有農村婦女編織棕葉制品出售。


    【吹糖塑】

    傳說吹糖塑技藝起于明初,距今已有600余年歷史。吹糖塑以玉米飴糖為原料,加熱到適溫時,揪出一團,揉成圓球,用一只手的食指壓一個沉坑,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收縮外口,快速拉長,拉到一定細度時,猛地折斷糖棒,此時糖棒猶如細管,吹糖者鼓起腮幫子,立即用嘴吹氣,立刻就吹成薄皮中空的扁圓球狀,再通過捏、轉等手法配合吹塑成各種形象的造型,冷卻后即為糖畫。其關鍵技術在吹和捏的功夫上,靈巧多變的手法,可捏成造型各異栩栩如生的花鳥蟲魚、十二生肖、各種人物和植物果實等。

    區內錦里古街吹糖塑藝人張益良,人們稱為“糖人張”,出身于吹糖塑世家, 8歲隨父張忠祥學習吹糖藝術,1982年開始從事地攤經營,后逐步摸索出吹各種動物昆蟲和植物果實系列品種。他做工考究,技術精湛,風格獨特,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銷獲獎,其藝術歷程和業績已載入《中國民間藝術家列傳》。于2003年、2004年連續兩年應邀參加中國西部博覽會展示。2004年3月,成都國際桃花節期間,他的作品受到游客歡迎和贊賞。同年9月,入選參加省政府舉辦的“中國民間技術群英會”。同時,他的作品金魚,在首屆中國民間藝術百絕群英中獲優秀獎。2005年8月,應國務院新聞辦邀請赴瑞士參加“日內瓦節中國主賓國”活動,深受國際友人的歡迎,并同瑞士國家旅游局局長合影留念,又得到中國駐瑞士大使朱邦造的親切接見和合影留念,回國后受到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李冰的高度評價。同年9月,應邀參加省政府舉辦的“第二十屆中國客屬懇親會”,為海外僑胞現場表演。


    【倒糖畫】

    倒糖畫即以糖作畫,成都俗稱“倒糖餅兒”。這是四川特有的一種名不見經傳,但卻歷史悠久、深受人們(特別是孩子們)廣泛歡迎的民間工藝品。舊時區域內城鎮鄉村,無論廟會集市、街頭巷尾,還是公園名勝,隨處可見這種“倒糖餅兒”的小攤。一個木制方形小柜,上面放一塊用菜油多次浸泡磨制成的大理石板。藝人將煉過的黃糖或白糖(20世紀末開始主要使用精加工處理后的白糖)熔化,用一個小銅勺舀出在大理石板上點滴成一個個約5分硬幣大小的圓餅,再粘上一根根細竹簽,這就是“糖餅兒”。藝人們的技藝遠不止這些,他們還能用糖液在大理石板上“繪”出各種精妙絕倫的“圖畫”來。嘰喳鳴叫的喜鵲,搖頭擺尾的金魚,那花間閃翅的彩蝶正翩翩起舞,曲身昂首的金龍正奮須怒目,那憨厚的豬八戒,機靈的孫悟空,引得孩子們拍手歡跳。更有各種戲曲人物故事的畫面:悲壯纏綿的“霸王別姬”,風趣幽默的“陳姑趕潘”,憂國憂民的“貂蟬拜月”,為愛情奮戰的“水漫金山”以及“鳳儀亭”“戰馬超”等等,一幅幅畫面生動逼真,一個個人物栩栩如生,令人愛不釋手。待糖畫冷卻后用一根比筷子細一點的竹簽支撐,拿在手上觀之若畫,食之有味,真可謂融物質與精神于一體。

    錦里古街內的倒糖畫藝人梁洪江,1976年開始倒糖畫,技術精湛,擅長于制作動物和花草糖塑,并有立體形象。1996~1999年5次受邀到日本佛山游園地展銷,每次時間均是一個月。1998年又被邀到新加坡春到河畔展銷15天。2001年、2003年先后兩次受邀到日本佛山游園地展銷。他的倒糖畫技術水平,在成都市名列前茅。


    【陶土塑像】

    陶土塑像是悠久的民間泥塑藝術。錦里古街內展塑的民間藝人張慶,人們稱之為“成都泥人張”。自幼愛玩泥巴,畢業于四川師范大學中文系。長期在中學、大學從事語文和美術教學,閑暇時仍對泥塑愛不釋手,練就了精湛的泥塑技藝。他只憑塑像人清晰的正面和側面兩張照片,就能塑造出外貌逼真、神韻、氣質盡現的肖像泥塑,觀者無不嘖嘖稱奇,真可謂人生百態盡現指尖。他塑的肖像泥塑有高從10厘米到80厘米大小不等的規格。他多次參加國家、省、市舉辦的各種美展并獲各種獎項。如1997年參加第五屆中國藝術節、國際熊貓節工藝美術珍品展;1998年參加中國西部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大展并獲銀獎;2002年參加成都首屆環境設計大賽,獲最佳創意設計獎;2004年參加首屆“中國民間藝術百絕群英會”獲銀獎,同年,代表四川出席澳門和北京分別舉辦的民間藝術展。


    【民樂樂器制作】

    區域內民樂樂器制作歷史久遠。錦里古街內展銷樂器的民間藝人蘇方元,系民樂樂器世家。他7歲隨父制作樂器,10歲就能吹奏出動聽旋律,15歲能獨立制作高、中、低檔次的笛子、洞簫、二胡、葫蘆絲。成年后又遍尋名師,四方學習,吸取南北眾家之長,自創“蘇氏簫笛”系列,開發了大頭尺八簫,其音色低厚實,比普通簫音色大一倍,堪稱一絕。特別是制作的葫蘆絲、巴烏,其構造輕巧靈便,音色優美動聽,已達到輕、飄、柔專業演奏水平。其制作的樂器被省市相關單位收藏。先后傳授數百名國內外民樂吹奏者。2004年被邀參加成都市都江堰放水節表演。2005年9月被邀參加省政府舉辦的第二十屆“中國客屬懇親會”,同年11月被邀參加“成都三國文化節”。多次獲得省市頒發的金銀獎項。區域內除個人手工制作民樂樂器外,還有成立于1951年位于新南路83號的成都樂器廠,該廠以制作吹奏、打擊民樂樂器聞名于西南地區。


    絲綢文化


    成都平原栽桑養蠶已有2700余年的歷史,織錦也于漢代就開始了。武侯區所轄地域地處成都平原中部,氣候溫和濕潤,土壤肥沃,適宜栽桑養蠶。河水清澈,宜作濯錦之用。用這里的河水洗濯制成的錦,色澤鮮艷而經久不褪色,加上制作工藝精湛,制成的蜀錦馳名中外。轄區內的簇橋和機投橋,均為成都市蜀錦的重要生產、交易場地。其中簇橋養蠶織錦歷史最早,發展最為興盛。歷史上這里曾為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鎮。

    后蜀皇帝王建在《簇蠶辭》中描寫當時簇橋農村養繭的情況:“但得青天不下雨,上無蒼蠅下無鼠。新婦拜簇愿繭稠,女灑桃漿男打鼓”!按亍笔恰靶Q蔟”(古時“簇”同“蔟”),用油菜稈、麥稈等扎成,作蠶吐絲作繭的用具。最初以“簇”為當地古橋名稱,“簇橋”也表明當地是蠶絲之鄉。從宋代開始,蜀錦作為歷年向皇帝解送的貢物,據《華陽縣志》載:“宋時,成都蠶市最盛,載記可證,吾縣簇橋,每新絲熟時,鄉人鬻繭及商販貿絲麇集,官為征稅,歲額常數萬金!碑敃r此地絲綢、錦緞生產、交易繁榮,故改橋名為“簇錦橋”,場鎮名為“簇錦鎮”,簡稱“簇橋”,沿用至今。

    清乾隆時期,成都清政府曾在簇橋設勸業道,尤重蠶事。當時簇橋的絲綢業生產、加工經營戶最多時達到300余家,從業工匠達到5000~6000人。四川東路、北路、西路的生絲,主要在這里交易,南路和成都的絲織業主需在這里采購生絲,集市交易久盛不衰。清末,簇橋主要生產水絲、黃絲、白絲等品種,其中有一家大戶羅福安,常年有固定工人300余個;另有一家專門加工水絲的老板胡海庭,亦雇有工人50~60人。簇橋場鎮上有多家絲店、會館,設立有卡保商公司,成都府在此設統捐局。民國時期,簇橋場鎮著名的絲店有恒豐店、泰安店、泰順店、泰興店、恒泰店等5家。蜀錦的繡制品的圖案非常多,常見的有掛在祝壽臺上的“八洞神仙”,祝賀孩子滿月用的“麒麟送子”,繡在被面上的“龍鳳呈祥”“鯉魚戲水”“喜鵲鬧梅”“池塘荷花”“桃李芬芳”“石榴花開”等。40年代,因受國際市場蠶絲價格下降的影響,養蠶農戶銳減。50~70年代,雖然政府提倡養蠶,但終歸未重新形成規模。之后,簇橋、機投一帶便停止了桑蠶養殖和絲綢生產。


    鞋文化


    成都鞋業歷史悠久,鞋文化底蘊深厚。三國時期,蜀漢皇帝劉備出身貧寒,少時曾與其母以賣鞋為生!度龂尽は戎鱾鳌吩疲骸跋戎魃俟,與母販履織席為業!泵鞔_記載了劉備少時賣鞋的事實。后劉備與曹操爭奪江山,常因此被曹操譏為“賣履小兒”。他當上蜀國皇帝后,少時賣鞋的故事便演繹成歷史佳話,后代從事鞋業者都尊他為業內祖師。清康熙年間,成都靴鞋業行會捐資在成都提督街修建三義廟,以祭祀劉備、關羽、張飛結義兄弟。清道光年間,成都鞋業弟子贈“神圣同臻”匾額,懸掛于三義廟劉備殿前。該廟建成后,便成為成都鞋業等行會聚會、交易的場所。1997年,成都市為保護這處珍貴文物,將三義廟移入武侯祠。

    位于成都萬里橋南端的漿洗街,歷史上為清代中葉興起制革專業街坊。此街即因作坊制革的必經工序“漿洗”而得名。昔日此街建制革兼得汲取錦江水“漿洗”之便,南門水陸碼頭交通之便,乃至生意興旺發達,商賈川流不息。歷經百年,發展成為聞名遐邇的皮革生產銷售的集散地。80年代初,沉寂多年的漿洗街利用原經營特色和名氣又開始皮革貿易,在政府支持引導下,很快就發展成一條聞名成都及西南地區的皮革經濟專業街區。在漿洗街專業市場的帶動下,作為近水樓臺的武侯區永豐鄉,個體私營鞋廠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成為成都市乃至西南地區著名的鞋業之鄉。到90年代中期,因城市改造需要對漿洗街進行全面改擴建,走過近200年歲月的漿洗街經拆遷改造而脫胎換骨,面貌一新,舊時的痕跡蕩然無存。

    漿洗街雖已“名不副實”,但因它而發軔的武侯鞋業卻從永豐迅速發展到簇橋、金花等鄉鎮,以至在全區城郊遍地開花。到2002年建設西部鞋都工業園之時,這里已匯聚成都地區80%以上的鞋類企業,制鞋企業達到1000余家,從業人員近10萬人,年產皮鞋上億雙,年產值50億元,其女鞋的產量位居全國第三位,產品銷往全國和全球30余個國家和地區。成都也因此與溫州、廣州、泉州并稱為鞋業的“三州一都”,躋身為全國三大鞋業基地之一。這就為武侯區建設鞋都工業園、爭創中國女鞋之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5年底,武侯區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協會授予“中國女鞋之都”稱號,成為享譽中外的我國著名女鞋生產基地。


    古路文化


    【南方絲綢之路】

    區域內從萬里橋、紅牌樓、簇橋至金花橋,屬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段。據《成都市交通志》記載,漢代的成都已是著名的絲綢生產地,成都絲綢連同其他蜀地特產通過民間商人從成都至邛都的道路,南下永昌,經畹町出國境販運到撣國(緬甸)、身毒(印度)等國,再經印度市場轉銷至其他歐亞國家。這條從成都出發到印度的販運道路,史家稱為“蜀身毒道”。漢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出使西域回到長安的張騫對漢武帝說:“臣在大夏(今阿富汗),見邛竹杖、蜀布。問曰:安得此?大夏國人曰:吾賈人往市身毒”。阿富汗等國在印度市場買到中國蜀地產品,證明當時“蜀身毒道”運輸的通暢。在身毒市場上,中國商人用成都絲綢、武陽鐵器、臨邛銅器換取當地的寶石、翡翠、犀角、象牙,或直接從歐洲商人手中換取黃金。由于當時以蜀錦為主的蜀絲綢已聞名中外,以大秦(羅馬)商人為主的歐洲商隊不惜長途跋涉東到身毒販回絲綢,后來部分精明的商人便沿“蜀身毒道”直接來中國成都購買絲綢。東漢時,希臘人撰寫的《愛利脫利亞周航記》記述了作者到中國成都購買絲綢的經過:“過克利斯國(今緬甸白古)抵秦國(中國)……有大城曰秦尼(成都)……由此城生絲、絲線及絲織成之綢緞經陸道……而至巴利格柴(印度孟買附近巴羅赫港)”。

    因此,“蜀身毒道”便成為我國絲綢外銷的南方通道,它的形成早于橫貫亞洲的北方絲綢之路,史家稱之為“南方絲綢之路”。幾年前,成都一位語言學家公布了他多年的研究成果:英語China一詞最早出現在印度文獻中,原意并非瓷器而是指中國蜀地所產絲綢。這一驚人發現對于蜀中絲綢,對于南方絲綢之路的研究,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川藏公路】

    川藏公路至遲形成于唐代,此路與南方絲綢之路從成都至雅安段是重合的。在唐代,成都通雅州(今雅安)的道路已向西伸入吐蕃地區,成為朝廷與吐蕃之間交往的通道。在宋代,朝廷設茶馬司,用蜀地茶葉和蜀錦由此道去換取吐蕃的馬匹,稱為茶馬貿易。明代為迎接西藏前來送貢禮和進行商貿活動的藏族同胞,特在成都郊外通藏路口建紅牌坊,設紅牌樓場鎮。清代在藏區打箭爐置藏漢互市進行物資交流,故成都通藏大道又稱爐藏大道。民國29年(1940年)川康公路建成。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投入大量財力物力和建設大軍,在川康公路基礎上興修擴建川藏公路,1954年,川藏公路通至拉薩。武侯區境內高升橋至金花橋路段,即為川藏公路,南方絲綢之路發端于四川成都的起點段。


    楹聯


    楹聯,也稱對聯、楹貼,俗稱對子(春節時張貼的楹聯稱春聯)。它是中國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特有的傳統文化瑰寶,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朵絢麗奇葩。區域內武侯祠、望江樓公園等名勝古跡是古代名家楹聯薈萃的地方,許多楹聯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傳統楹聯藝術的影響下,區域內群眾養成了撰寫和欣賞楹聯的習俗。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張貼春聯歡度新春。一些大型建筑物、慶典會場、商家店鋪(對聯)以至治喪靈堂、花圈(挽聯)上面,都要用到對聯的形式。它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無以替代的傳統藝術品,以下楹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武侯祠楹聯】

    二門聯

    合祖孫父子兄弟君臣,輔翼在人綱,百代存亡爭正統;

    歷齊楚幽燕吳越秦蜀,艱難留廟祀,一堂上下共千秋。

    唯德與賢,可以服人,三顧頻煩天下計;

    如魚得水,昭茲來許,一體君臣祭祀同。

    劉備殿聯

    惟此弟兄真性情,血淚灑山河,志在五倫扶正軌;

    縱極王侯非富貴,英靈照天地,身經百戰為斯民。

    使君為天下英雄,王統攸歸,王氣鐘樓桑車蓋;

    巴蜀系漢朝終始,遺民猶在,霸圖余古柏祠堂。

    生不視強寇西來,天意茫茫,傷心慟灑河山淚;

    死好見先皇地下,英姿凜凜,放眼早空南北人。

    兄弟君臣一時際會,當年鐵馬金戈,樹神旗而開西川大業;

    祖孫父子千古明良,今日丹楹畫棟,崇廟貌而志后漢丕基。

    伯仲之間見伊呂;

    指揮若定失蕭曹。

    過廳聯

    三顧頻煩天下計;

    一番晤對古今情。

    志見出師表;

    好為梁父吟。

    兩表酬三顧;

    一對足千秋。

    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遺像肅清高。

    親賢臣國乃興,當年三顧頻煩,始延得漢家正統;

    濟大事人為本,今日四方靡騁,愿佑茲蜀部遺黎。

    諸葛亮殿聯

    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遺像肅清高。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謹慎;

    仰流風于遺跡,萬古清高。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

    勤王事大好兒孫,三世忠貞,史筆猶褒陳庶子;

    出師表驚人文字,千秋涕淚,墨痕同濺岳將軍。

    文章與伊訓說命相表里;

    經濟自清心寡欲中得來。

    公本識字耕田人,為感殊遇驅馳,以三分始,以六出終,統一古今難,效死不渝,遺恨功名存兩表;

    世又陳強古冶子,應笑同根煎急,誰開誠心,誰廣忠益,安危天下系,先生以往,緬懷風義拂殘碑。

    異代相知習鑿齒;

    千秋同祀武鄉侯。

    劉備墓聯

    一抔土尚巍然,問他銅雀荒臺,何處尋漳河疑冢;

    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漢代官儀。


    【望江樓公園楹聯】

    門聯

    一水繞當門,滾滾浪分岷嶺雪;

    雙扉開對郭,熙熙人樂錦樓春。

    少陵茅屋,諸葛祠堂,并此鼎足而三。飾崇麗,蕩漪瀾,系客垂楊歌小雅;

    元相詩篇,韋公奏牘,總是關心則一。思賢才,哀窈窕,美人香草續離騷。

    崇麗閣聯

    壓江流以扶地脈,遠矚高瞻,則見玉壘云開,峨眉月朗,夔門日射,劍閣煙消,郁郁蔥蔥,助全蜀山川,鐘靈毓秀;

    凌井絡而煥人文,閎中肆外,當如長卿賦麗,太白詩豪,坡老詞雄,南軒學正,麟麟炳炳,為西州俊杰,播美揚修。

    開閣集群英,問琴臺絕調、卜肆高蹤、采石狂歌、射洪感遇,古賢哲幾許風流。忽攬起儋耳逐臣、哀牢戌客,鄉邦直道尚依然!衰運待人扶,莫侈談國富民殷,漫和當年俚曲。

    憑欄飛逸興,看玉壘浮云、劍門細雨、峨眉新月、峽口素秋,好江山盡歸圖畫。更憶及草堂詩社、花市春城,壯歲舊游猶在否?老懷還自遣,竊愿與幽思麗藻,同分此地吟箋。

    幾層樓獨撐東面峰,統近水遙山,供張畫譜:聚蔥嶺雪,散白河煙,烘丹景霞,染青衣霧。時而詩人吊古,時而猛士籌邊。只可憐花蕊飄零,早埋了春閨寶鏡;枇杷寂寞,空留著綠墅香墳。對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總貪迷醉夢鄉中。試從絕頂高呼,問問問,這半江月誰家之物?

    千年事屢換西川局,盡鴻篇巨制,裝演英雄:躍岡上龍,殞坡前鳳,臥關下虎,鳴井底蛙。忽然鐵馬金戈,忽然銀笙玉笛。倒不若長歌短賦,拋撒些閑恨閑愁;曲檻回廊,消受得好風好雨,嗟予蹙蹙,四海無歸,跳死猢猻,終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樓俯首,看看看,哪一塊云是我的天!

    縱目上層樓,看云樹萬家,桑麻千里;

    聘懷臨勝地,對清江南匯,雪嶺西來。

    濯錦樓聯

    層樓高百尺,到最上頭,放開眼界,直看我玉壘浮云,錦江春色;

    往事越千年,是真才子,自有胸懷,那管他儒臣特筆,詩史題吟。

    引袖拂寒星,古意蒼茫,看四壁云山,青來劍外;

    停琴佇涼月,予懷浩渺,送一篙春水,綠到江南。

    吟詩樓聯

    花箋茗椀香千載;

    云影波光活一樓。

    夕陽紅到枇杷,閱古今過客詞人,苔荒洪度千年井;

    春水綠生楊柳,觸多少離懷別緒,門泊東吳萬里船。

    古今來不少美人,問他瘦燕肥環,幾個紅顏成薄倖;

    天地間盡多韻事,對此花箋旨酒,半江明月放酣歌。

    枇杷門巷聯

    古井冷斜陽,問幾樹枇杷,何處是校書門巷;

    大江橫曲檻,占一樓煙月,要平分工部草堂。

    杯酒送征帆,對楊柳樓臺,幾人同唱陽關曲;

    錦箋傳妙制,通枇杷門巷,千載猶稱女校書。

    上一篇:成都老的傳統文化民俗有哪些

    下一篇:山西民俗文化有哪些

    更多關于 四川成都武侯區民俗縣志 的信息
    民間藝術
    福州脫胎漆器手工藝步驟

    福州脫胎漆器手工..

    福州脫胎漆器以輕巧、精美而聞名,因為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綢..
    白與黑的藝術:烏銅走銀手工藝

    白與黑的藝術:烏..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銅走銀是云南一種獨特的銅制純手工工..
    山西忻州寧武炕圍畫

    山西忻州寧武炕圍..

    “炕圍畫”在山西省尤其以山西忻州寧武、忻州原平、代縣的炕..
    民間藝術縮骨功

    民間藝術縮骨功

    縮骨功,也叫縮骨術也叫卸索,卸索的表演,這就是縮骨功。卸..
    宮廷鳥籠制作工藝

    宮廷鳥籠制作工藝

    宮廷鳥籠制作技藝起源于200年前的清代八旗子弟。宮廷鳥籠..
    風箏魏

    風箏魏

    風箏是民間傳統手工藝術,而風箏魏就是過去老手藝人的一個品..
    明代手工藝漆器的特點

    明代手工藝漆器的..

    明代漆工藝的活躍與明王室對漆器的推崇與重視有著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