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dymw.cn-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蜜桃,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人人妻人人爽

  • <ul id="wowek"><center id="wowek"></center></ul>
    <kbd id="wowek"></kbd>
    <kbd id="wowek"></kbd>
    <kbd id="wowek"><acronym id="wowek"></acronym></kbd>
  •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藝術機構 > 博物館 > 西安半坡博物館

    西安半坡博物館

    來源:  瀏覽 2887

    西安半坡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史前聚落遺址博物館,是黃河流域一個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遺址,距今六千多年。
    半坡遺址于1953年發現,1954年~1957年由中國科學院考古所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發掘,1956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十大元帥之一的陳毅同志親自視察發掘工作并批示撥款30萬元建立博物館,1958年博物館建成并開放。在發掘中共清理出房屋遺跡40多座、地窖遺跡200多座、灶坑80多個、柱洞400多個,以及陶窯6座和墓葬170多座。出土了近萬件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以及數量可觀的彩陶、雕塑等藝術品和各類裝飾品。這些考古資料,較全面地反映了原始先民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組織形式,是黃河中游地區史前社會繁榮時期的典型代表。

    1961年3月,半坡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公布為首批百家“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1997年西安市政府將西安半坡博物館評定為“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2006年,著名作家陳忠實先生擔任西安半坡博物館文化代言人。2008年月,西安半坡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011年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AAAA級景區。 一代文豪、國學大師郭沫若親筆題寫了西安半坡博物館館名。這些都彰顯了西安半坡博物館的自身魅力和社會、文化價值。

    2010年西安半坡博物館新的基本陳列隆重揭幕。曲徑通幽的展陳線路一改直線、平面、對稱、均衡的傳統設計思路,大量采用曲線、弧面、分散、不均的元素,使人耳目一新。動靜兼顧的展示手段既有靜態的文物展品,又使用了較多的動態展示手段,如幻影成像、電子翻書、動感地面、旋轉展臺等,具有較強的視覺效果。虛實結合的半景畫展廳對外開放,300多平方米的半景畫展廳,以面積400平方米的油畫(半景畫)與面積225平方米的實景相結合,全面展示“半坡人”的生產生活情景。虛實結合、景畫互映。配以音樂,日月星辰和天氣變化,運用高科技聲光電技術營造出沖擊力很強的視覺效果。

    今天的半坡博物館環境優雅,古韻悠揚,是游客探幽訪古的最佳去處。這里,不僅蘊含了古老燦爛的遠古文明,這里,更印記著人類進步的絲絲足跡。6000年前,半坡人披荊斬棘,勤勞勇敢,在遍地洪荒中創造了輝煌燦爛的遠古文明,6000年后,半坡兒女百折不撓,開拓創新,正朝著建設國際一流博物館的目標邁進。

          走進半坡博物館,圓形的水池中央是一個半坡姑娘的雕塑,她高聳發髻,恬靜俊美,身著麻布衣,手持尖底瓶,半蹲身子,微笑著凝視水面,生動的再現了6000年前母系社會健美的勞動婦女形象。

    半坡博物館位于西安東郊浐河岸邊,距西安市區大約8公里,占地123畝,它是半坡遺址考古發掘的基礎上建立的。半坡遺址是一座母系氏族繁榮時期遺留的村落遺址,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于1953年發現,1954年~1957年由中國科學院考古所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發掘,揭露遺址面積1萬平方米,在發掘中共清理出房屋遺跡40多座、地窖遺跡200多座、灶坑80多個、柱洞400多個,以及陶窯6座和墓葬170多座。出土了近萬件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以及數量可觀的彩陶、雕塑等藝術品和各類裝飾品。這些考古資料,較全面地反映了原始先民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組織形式,是黃河中游地區史前社會繁榮時期的典型代表。1958年半坡博物館建成并開放,它是我國第一座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博物館。

    這里將主要景區做個介紹:

    【半坡遺址】介紹

    走進半坡遺址保護大廳,即將看到的是半坡人在六千年前居住生活過的地方。

    1953年春,在西北大規模的經濟建設中,半坡遺址被發現了。1954年秋至1957年夏季,由石興邦先生主持,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對這里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的科學發掘,這是中國考古學歷史上,第一次對一處大型原始聚落遺址進行的田野發掘,揭露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1956年3月份,陳毅副總理途經西安,考察了正在發掘的半坡遺址,他感慨萬千,連聲贊嘆,回到住所后仍難抑激動的心情,即興賦詩四首。第二天,就向國務院發了電報,建議撥款三十萬元建立半坡博物館。中央很快有了批復,1956年9月20日,半坡博物館正式破土動工,1958年4月28日建成開放。

    第一主題展廳:

    半坡村落呈不規則圓形,以一條大圍溝為界分為三個部分:圍溝以內是居住區,溝外北邊是墓葬區,東邊是制陶區,村落中心有一條小溝穿過,將村落分成兩部分?偣舶l現房屋遺跡46座,儲藏東西的地窖200多座,飼養家畜的圈欄2座,各種墓葬250座,陶窯6座,各類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達萬件之多。豐富的遺存證實這是一座距今6700年——5600年間的黃河流域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遺址,它揭示了一段沒有文字記載的輝煌歷史。

    半坡村落布局嚴謹,建筑井然有序:村落中心是一座160平方米的大房子,在它的周圍,密布著氏族成員居住的小房子,面積一般在十幾到二十多平方米,小房子的門朝向中心大房子,體現了當時的氏族是一個團結向心的整體。小房子是氏族內成年女子的住所,她們晚上在這里接待外氏族前來走婚的男子,并與之結成對偶夫妻,開始一段時間的偶居生活,因此,半坡人的婚姻形態是對偶婚。大房子則是老人、兒童居住的地方,也是氏族舉行集體聚會、商討事務、舉行氏族議事會以及進行各種祭祀儀式的場所,相當于六千年前的“大會堂”。從村落的整體規劃布局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有著嚴密的社會組織,有著一定的制度規范,按照一定的風俗習慣和行為方式生活著的高度發達的母系氏族聚落群體,她們以血緣關系為紐帶聯系在一起,在一個女性氏族首領的帶領下,過著共同勞動,共同生活,尊老愛幼,人人平等,產品平均分配的原始共產制生活。

    遺址前區西南部:

    半坡遺址是經過發掘后的村莊原貌,六千年前,半坡人在這里生活了千年之久。這是一座地面圓型房屋的遺跡,門朝南開,有一個門道,柱洞呈圓形排列,形狀是扁長形,可知支撐房屋的木柱為扁長木板。這種房屋在建筑學上稱穹蘆狀房屋,復原后外表形態類似北方的蒙古包。請大家繼續往前走。

    這是一座半坡半地穴式方型房屋的遺跡,門向南開,有一個斜坡狀門道,門道兩側有兩組對稱的柱洞,是防雨門篷的支柱留下的遺跡,門道里側有一道門坎,為防止雨水流入室內而設。房屋中心有一個灶坑,供房屋主人取暖照明和燒烤食物所用。居住面用泥抹得很平整,因為人們坐、臥、休息、活動全在這里。半坡早期的房屋均為半地穴式,有圓形和方形兩種,因為當時還不會筑墻,所以一半伸入地下以增加房屋空間。這類房屋的特點是從地面向下挖一個方形土坑,以坑壁作墻壁,從四壁將木椽斜伸向房中間懸壁交接,構成四面坡狀的屋頂。屋內有2根立柱支撐頂部,木椽上以藤條、植物莖葉等纏繞作面層,外敷草泥土,復原以后,是一個帶有防雨門篷的四面坡狀的半地穴式方型房屋。防雨門篷的出現,使房屋初具后世“前堂后室”的建筑雛型。這是同類房屋中保存最好的一座。

    小孩甕棺葬:

    在這座房子后邊,有一座埋葬小孩的甕棺。半坡人時代,對成年人和小孩采用不同的埋葬方式,成人死后埋在村莊的共同墓地,小孩死后,一般采用甕棺葬?赡艽蠹視婀,為什么對小孩采用這種特殊方式?這是因為他們受另一種信念的支配,其一,因為當時氏族制度的制約,未成年小孩不能進入成人墓地;其二,是因為人類自然感情的影響,當時已產生了靈魂概念,他們認為小孩太小,不會走路,期望靈魂能常和親人在一起,因此不能丟棄在外。另外,小孩死后母親也不忍舍棄,于是埋在親人身邊,便于照料,體現了母愛的關懷。這座甕棺發掘時,里面有一具2-3歲的小孩骨骼。

    新發掘遺址區:

    2002-2004年,為配合半坡遺址保護大廳改擴建工程,半坡博物館考古隊對施工地點進行隨工考古清理,獲得了重要的考古發現,經多次修改施工方案,終將這些珍貴的文化遺存歸入遺址保護大廳之內,供保護參觀研究。

    祭祀遺址:

    在我國新石器時代,原始先民們曾用非常虔誠的方式祭祀地神和天神,他們曾把勞動的收獲和成果以燃燒的方式獻給天神,以埋于地下的方式敬獻給地神、谷神。祭祀天地后來成為我國延續幾千年的古老的祭祀制度的主要內容。在這個祭祀坑里我們可以看到在東南側有兩組陶器呈圓形堆在一起,一組有49個,多為雞蛋大小的陶罐;另一組為數量更多更小的陶器。從他們的堆放方式和器形來看,既不是實用的生活器皿,也不是存放或陪葬,在它們的南邊約兩米處,立著一個約80公分高,直徑約20厘米經過加工的石柱,這顯然也不是生產工具或其它實用器,以前在半坡或同類遺址中均未見過。祭祀坑所處的位置正好在村莊的中心區,是大房子旁的中心廣場,通過綜合分析研究后我們初步認為,這里是半坡人禮拜天地的特殊地點——祭祀區,這種祭祀形式在仰韶文化遺址中還是首次發現,具有重大的考古學價值,為研究原始宗教活動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證據。

    二層臺墓葬:

    在居住區中心區發現墓葬極為少見,它似乎與當時的墓葬制度是相違背的。而這種二層臺式的墓葬在仰韶文化遺址中也是首次發現。墓主人是誰?為什么給他的埋葬規格要遠遠高于一般人?為什么埋在這里?這是很難解開的謎!

    1.灰坑葬:

    這是一座灰坑遺跡,灰坑即原始人的垃圾坑。但在這個灰坑里卻意外的發現了一具兒童尸骨,呈俯身狀,雙手似向后背著,這種形式在半坡首次發現,是懲罰?是祭祀?還是其它什么原因?這又是一個難解之謎!

    2.遺址前區東段:

    文化堆積層:這里是發掘遺址時留下的一段地層剖面,在考古學上稱文化堆積層,其中包含了古人類長期生活留下的各類文化遺存。半坡的文化堆積層最厚處達兩米,最淺處距地面僅50公分,分四層兩期,早期為下兩層,距今約6700多年;晚期為上兩層,距今約5600多年。

    3.分界小溝:

    這條小溝正好穿過居住區中心,把村莊分成兩部分,小溝寬和深各1.8米,溝內沒有發現排水的痕跡,推測為半坡人的分界溝,相當于今天的界墻。反映了半坡村落當時可能由兩個大的母系家族組成,也可能是一個胞族由兩個女兒氏族組成,他們以溝為界,和睦共存。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地窖是遺址中最大的地窖,口徑2米,底徑2.7米,高1.8米,為圓形袋狀窖穴,是半坡人集體儲存糧食和采集來的其它食物的公共倉庫。這個地窖底部和內壁涂有草泥土,并用火燒烤過,干燥平整,是儲藏食物的理想場所。這種地窖在遺址中共發現200多個,均在房屋外面,可見當時尚處于集體共有制時期,沒有私有財產,人們共同擁有一切財產,物品平均分配,過著原始共產制生活。

    4.遺址中部:

    這里大家可以看到房屋遺跡相互疊壓的情況:最下面的一圈柱洞是最早建立的房屋留下的痕跡;后來房屋倒塌了,若干年后,人們又在其上再次建造房屋;最上面一層是最晚期的半坡人在前兩次房屋的廢墟上建起來的。在史前遺址中,如果未經過擾動或人為破壞,地層序列是按古人類生活年代的早晚自下而上排列的,越早期越深,年代越晚地層越靠近地面,每一層都有不同時期的遺存物,傳遞出不同時期的文化信息,這就是文化堆積層,它主要的形成原因是生活垃圾的堆積和房屋建筑的相互疊壓。從這三層房屋的重疊情況我們可知,從早期至晚期,半坡村落是延續不斷發展的。

    5.硬土圈柱洞:

    硬土圈柱洞是對支撐房屋的木柱的一種加固方法。即先在地下挖一個比柱子直徑大一倍的深而圓的大坑,在坑底部墊雜草硬土或碎陶片,加以夯實,上面再鋪些陶片和石片,使柱子不易潮濕和腐朽,將柱子立在上面中間,有的在柱子下放一塊大而平的卵石,以防下陷。然后在周圍一層層地填土夯實,高出地面再堆一個約十幾公分的草拌泥圈,燒烤使它堅硬,這樣可以起到穩固柱子的目的。這種硬土圈柱洞可以稱最早的柱礎。

    6.遺址后區南部:

    這里三座房屋都屬半坡晚期。方形半地穴式房屋有防雨門蓬,屋內西部有一個十幾公分高的土臺,用火燒烤過,光潔平整堅硬,可能是當時人睡覺的土炕;東部的居住面有灶坑,是日;顒訄鏊。清理這座房屋時,發現有二十多根炭化的木椽由四周倒向中心,由此推測此房仍為四面坡狀,且由于失火而倒塌了。

    圓形房屋半地穴已很淺了,進門后有兩道隔墻,墻后形成“隱奧空間”,中心有灶坑,旁有四根立柱支撐頂部,房內墻壁和地面均經火燒烤,用以防潮。墻體和屋頂已經分離,出現了屋檐。這種房屋格局已有了后來房屋“一明兩暗”的原始雛形。

    這座房屋出現于半坡晚期,是當時最先進的建筑。房屋由十二根木柱構成基本框架,分為整齊的三排,每排四根,柱子深入地下1.3米,非常堅固,由兩旁向中行搭設椽木,形成人字形兩面坡式的屋頂。整個房屋呈一個非常規則的矩形,且已由地下走上地面,代表了當時房屋建筑的最高水平。這種建筑形式還標志著中國傳統的“墻倒屋不塌”式的古典木構框架結構體系已趨形成,在中國建筑史上首開先河。

    7.陶窯:

    半坡遺址的陶窯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陶窯之一,那些精美的彩陶就出自這里。半坡人的制陶區共發現六座陶窯,其中橫穴窯4座,豎穴窯2座。這是一座橫穴窯,它由火膛、火道、窯箅、火眼和窯室幾部分組成。橫穴窯是半坡人早期使用的,晚期出現了豎穴窯,構造更先進一些。這種陶窯雖然較小、較簡單,但它結構合理,制作巧妙,溫度已可達800-1050℃左右,為后來的大型先進的陶瓷窯奠定了基礎。

    半坡遺址出土完整或能夠復原的陶器近1000件,陶片50多萬片,陶器的使用量非常大,可見制造陶器是一項十分重要和繁重的生產活動。

    8.大圍溝:

    觀眾朋友,我們現在看到的深溝是保護村莊的大圍溝的一部分。大圍溝圍繞村莊一周,呈不規則圓形,長約300多米,寬6-8米,深5-7米,底徑1-3米,內沿高出外沿1米多。它的主要作用一是防水排水,二是防止野獸的侵襲和敵對氏族的騷擾。大圍溝出土量約11000立方米,很難想像當時的半坡人用簡單的石鏟如何完成這樣艱巨的工程。它是半坡人有效的防御設施。

    9.墓葬區:

    在半坡村落居住區的北面,是半坡人的墓葬區,面積約6000平方米,發現有成人墓葬174座,墓葬排列整齊有序,很有規律,死者的頭一律向西或西北,表現出了靈魂觀念。當時人們普遍認為人死以后有靈魂,并且在另外一個世界繼續生活,而西方就是鬼魂世界,死者頭向西,便可以進入鬼魂世界;谶@種觀念,他們對死者大多都有陪葬品,主要為日常生活用品,如打水的瓶子、炊煮的罐、盛物的盆、缽、碗等,數量一般為三四件,差別不大,看來死者生前地位相當,人人平等,死后也平等相待。

    仰身直肢葬是對正常死亡的人的一種葬式,一般都有陪葬品。

    合葬墓有兩座,一座為兩個男性,年齡約30-40歲,可能是倆兄弟;一座為四個女性合葬,年齡約15-25歲,可能是四姐妹。在半坡沒有發現成年男女即夫妻合葬墓,反映了當時的婚姻形態及母系氏族社會的特征。半坡人時期實行對偶婚,夫妻雙方分屬不同氏族,本氏族人禁止通婚,實行男到女家走婚,男子的生產、生活、死后埋葬等都是自己氏族的事,他與通婚的女子只有婚姻關系而無經濟關系,因婚姻關系不穩定,所生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緣關系按女方計算,財產也按母系繼承。這是母系社會的一大特征。

    二次葬是半坡氏族部落時代主要的葬俗之一。其葬法是人死后將尸體先停放或埋在一個地方,待其腐爛后,將骨骼堆積在一起進行第二次埋葬。當時的人們可能認為血肉是人世間的,肉體腐爛后骨骼進行正式埋葬,死者才能進入鬼魂世界。一些處于原始時代的民族,舉行二次葬時往往還舉行一定的儀式。

    俯身葬死者面朝下爬伏狀埋葬,商周后這種葬俗還有流行。屈肢葬發現較少,這種葬式一直延續到漢代以后。這兩種葬式均為對非正常死亡者的特殊葬俗。

    10.女孩墓:

    這是一座埋在居住區的特殊墓葬,墓主人是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它反常地按成人葬俗埋葬,且有木板作棺槨,隨葬品有陶器、石球、石珠、耳墜、一缽糧食等共69件,遠遠超過成年人。對小女孩如此的厚葬反映了她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也是母系氏族婦女享有特權的一種體現。

    11.甕棺群:

    這是一組埋葬小孩的甕棺,共有九座,處在不同的地層。居住區共發現甕棺葬79座,反映了兒童的死亡率較高。甕棺的蓋上或底部多有一個孔,為人們有意識的鉆孔,是原始宗教信仰的具體表現,他們認為小孩肉體雖死,但靈魂未滅,小孔是供靈魂出入的孔道。

    遺址前區北部:

    圈欄遺跡是飼養家畜的圈欄遺跡,遺址中共發現兩座,為不規則長方形。半坡人飼養的五種家畜中,豬和狗的骨骼最多,豬主要供食用,發現豬的骨骼多為半歲至一歲左右的幼豬;狗主要因其機敏的特性,大多被馴養后看家護園,幫助主人狩獵。此外半坡人還馴養有牛、羊、雞等動物。

    雙連灶是一座露天的大灶坑,它由兩部分組成,西邊是一個圓形,東邊是橢圓形,中間有火道相通,兩邊深約1米,底部和側壁都有很厚的紅燒土層,說明曾被長期使用過。它顯然不是屬于某個家庭,而應是集體使用的,它除了保存火種的作用外,很可能是半坡人吃“大鍋飯”的地方。還有可能是聚落舉行慶;顒踊蜃诮碳漓牖顒拥膱鏊。

    【遺址出土文物展】

    雖然,歲月的風塵湮沒了諸多人類走過的重要遺跡,但它不可能永遠塵封,全部消失。1953年春,考古工作者在西安東郊浐河畔的半坡村的一次偶然發現,洞開了公元前4800—4300年間的一處關中地區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繁榮階段的聚落遺址——半坡遺址。從此,半坡遺址上的人類印記重見天日。

    半坡遺址屬于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存。半坡先民在這里生活了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創造了斑斕多彩的史前文明,展現了半坡先民的聰明才智。1961年國務院確定該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護半坡遺址,展示出土文物的文化魅力,1958年成立了新中國第一座史前聚落遺址博物館——西安半坡博物館。開館后,我國幾代領導人以及很多國家的元首前來參觀,給予高度評價。1997年,中宣部公布為“培育愛國之情,激發報國之志”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又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要深入了解生活在半坡遺址上的遠古先民。在那個遙遠的年代怎樣生活?如何勞作?創造了哪些文明?制作了哪些物品?留下了多少值得思考的問題?通過參觀,那一件件、一串串的精美物品;那一點點、一片片的史前印跡;那一粒粒、一罐罐炭化了的粟殼等等,就會是您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漫步在人類童年的半坡遺址上,沐浴著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文明的曙光,帶著敬仰,帶著敬慕,帶著敬佩,帶著無垠的想象,您一定會走向文明的遠方……

    第一展廳

    第一單元  青青河畔——半坡人與生態環境

    距今約1 萬年左右,中國廣大地區進入了新石器時代。磨制石器的大量涌現、陶器的制造以及農牧業的產生,是這個時代區別于舊石器時代的主要標識。半坡先民利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智慧的頭腦在這片沃野平川上創造出輝煌燦爛的史前文明。

    半坡文化屬于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仰韶文化距今大約7000年至5000年,是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仰韶文化1921年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被發現,所以被稱為仰韶文化,它位于黃河中游地區,遍及陜西、河南、山西、甘肅、河北、寧夏等地,F在我國已發現上千處仰韶文化的遺址,其中陜西省最多,共計2040處,占全國的仰韶文化遺址數量的40%,是仰韶文化的中心。

    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文明的主要成就: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明的主要成就,半坡遺址中沒有發現銅器,治玉工藝也還沒有興起,代表其它成就的遺跡、遺物都有發現。

    第一組  半坡人:

    觀眾朋友一定會有這樣的疑問:半坡人長的是什么樣子?他們有多高?

    這就是根據出土的頭骨復原出來的半坡人。

    他們從體質人類學分析,半坡人屬于蒙古人種,在形象、身高、智力等方面,都與現代人沒有大的差別。由于當時的生存條件相對惡劣,半坡人的壽命大都僅在三四十歲之間。

    第二組  生態環境:

    半坡村落依山傍水,土壤肥沃,氣候宜人,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半坡人利用這種天時地利,占得了文明發展的先機。

    通過孢粉分析我們知道,六千多年前這里就生長著鐵杉、松樹、云杉、竹、櫟樹、柳樹、胡桃、榆樹、栗等,這些植物多喜愛溫和濕潤的氣候。動物標本有竹鼠、獐、斑鹿、雞、魚等。通過這些動植物標本的研究,我們可以知道半坡這里氣候溫暖濕潤,應屬亞熱帶氣候。

    半坡聚落選址特征:

    古代文明發源地大多選在河流兩岸,這些地方土壤肥沃,適宜耕種,距水源近,生活便利,地勢較高,又無水災之害,半坡人也不例外。

    半坡遺址平面布局圖:

    半坡遺址現存面積約5萬平方米,發掘面積約1萬平方米。半坡聚落由一條大壕溝分為三部分,壕溝內是居住區,壕溝東邊為陶窯區,北邊是墓葬區。在已發掘的遺址范圍內,共發現防御設施2套、房屋基址40多座、窖穴200多處、陶窯6座、祭祀遺跡1組、各類墓葬250余座。出土各類文物上萬件。2002年,在居住區的中心地帶發現了重要的祭祀遺跡。

    第二單元  生命之詩——半坡人的勞動生產

    渭河平原是中國最早的農業開墾區之一,6000多年前,半坡人就在這里種植“粟”這種農作物。由于農業經濟尚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所以半坡人仍要從事漁獵、采集等經濟活動。這一時期,家庭飼養業也開始出現。

    第一組 工具制作

    半坡遺址出土的文物中,生產工具占了很大比重。半坡人因地制宜,物盡其用,巧妙而嫻熟地利用石、骨、木、竹等各種天然材料制作工具。這些簡單的材料被制作出器物,打磨出刃口,刮削出尖峰,刻制出倒鉤,安裝上把柄,成為人們生產的利器與生活的用具。

    (一)石類工具:

    石器從“打制”演進為“磨制”,是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劃分的重要標志。半坡遺址出土的石制工具,磨制細膩,鋒刃銳利,種類繁多,功能齊備,體現出專門化與多樣化的特點。其中,精心磨制的石斧、石錛是當時最主要的生產工具。

    石器加工:

    首先是石料的切割。石料的切割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竹、木片加沙切割法,就是用竹子、木條加沙鋸磨,切開石料;另一種是砂石片切割法,就是用砂石片反復切磨,切開石料。這件鋸痕石片就是半坡人切割石料的實證。

    接下來是石器的磨礪。半坡人將切割好的石料放在砥磨器上,磨成需要的形狀。我們看到的石鑿、石箭頭就是半坡人精心磨制而成的。

    最后是石器的穿孔,F將石器的穿孔方法歸為:1.錐琢穿孔法:用尖銳的工具反復沖擊石料,直至琢穿石料;2.管鉆穿孔法:用木頭、竹子、骨管,加沙,旋轉鉆穿石料;3.錐鉆鉆孔法:用石鉆從一面或兩面鉆透石料;4.琢鉆并施鉆孔法:用尖銳工具反復沖擊石料,形成一個凹坑,然后用骨管筒鉆孔法或錐鉆鉆孔法鉆透石料。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幾件石斧、石紡輪,上面都有一個制作規則的小孔。在遙遠的六千年前,在沒有現代化機械的幫助下,半坡人卻掌握了嫻熟的穿孔方法,其高超的技藝、精湛的手法,令我們現代人無比驚嘆!

    骨角類工具:

    因為動物的骨、角、牙、殼等質地堅硬,而且易于保存,原始先民往往把動物骨骼作成各式各樣的生產工具。半坡遺址出土了許多骨質工具,有骨刀、骨錐、骨魚叉、骨魚鉤等,還有用獸角制成的角錐和蚌殼制成的蚌刀等。

    骨針的出現是原始人類在與大自然的長期斗爭中,從最需要的生計出發,發明的一種用于御寒防曬,綴合或縫制衣服的工具。

    骨針這種生活工具具體是怎樣產生的呢?這還得從人類生活的最基本需要來講,衣、食、住、行屬最基本的人類生活需要。衣服的出現,最初主要是為了御寒和防曬,人類最早做衣服的原料無非是一些樹皮、樹葉和獸皮之類,這些原材料如何能綴合在一起,成為遮體的衣服呢?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由于生產力水平相對還比較落后,那時原始人類的主要勞動工具就是石器,石器無法綴合衣服。在生產生活的長期實踐中,原始人類發現用來充饑的動物的有些骨頭比較尖銳,可用于綴合衣服。于是,骨錐便成為骨針的前身。然而,骨錐只可起穿針作用,而不具備引線功能。所以,原始人類經過不知多少年、多少次的摸索,骨針便應運而生了。

    1930年,在北京周口店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山頂洞人”的遺址中就發現了一枚骨針,這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一枚骨針。針身長達82毫米,最粗部分的直徑為3.1至3.3毫米,針身相當圓滑,針尖比較尖銳,針孔(殘)直徑約1毫米。這說明當時已有了縫制衣服的技術。使用骨針縫制獸皮,做成御寒防曬的衣服,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并不鮮見,不僅東亞如此,歐洲亦然。

    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后,骨針得到了普遍使用,而且還發明了紡織的紡輪。隨著布類織物的出現,衣服的縫制逐漸精細,且樣式多種多樣。在半坡遺址出土的骨針竟多達281枚,針身長短不一,最長的超過160毫米,最細的直徑不到2毫米,橫截面呈圓形或橢圓形,光滑圓潤,制作精巧,針孔約0.5毫米,能縫制出質地較為粗糙的衣服。然而,骨針畢竟較粗,剛度與韌性也都較差,縫制出的針腳也較大。但這不影響,也無可質疑半坡人當時已穿上質地粗糙的衣服,并非赤身裸體。

    骨針的出現和發明,開啟了人類美化自己,美化生活的新開端,吹響了向蒙昧洪荒開戰的進軍號,打響了紡織革命的第一槍,拉開了紡織革命前夜的序幕。它的顯身,給人類走向文明的時代注射了一支強心劑,使人類有條件譜寫出無數可歌可泣的紡織文明的交響樂章。它的精靈,針針見血的敘述著幾千年人們不易走來的心路歷程。展開翱翔的翅膀,照耀文明的光芒。

    陶類工具:

    半坡人還利用陶片來制作工具,有陶刀、刮削器和陶銼等。陶刀可以用繩子綁在手上,折斷谷穗。刮削器是常用的生活工具。陶銼是用來打磨獸皮的特殊工具。

    幻影成像與磨制石器:

    磨制石器就是經打制成形和琢磨加工而成的石器。多以質地較軟、便于研磨的火成巖、沉淀巖和變質巖為原料。類型有斧、錛、鑿、鏟、鋤、鐮、刀、鏃、矛等。磨制石器工具的制作過程大致分為選料、打制、鉆孔、磨制、裝柄、捆綁等幾個階段。為了便于裝柄,常常加工成帶肩、有段和穿孔等形式。用途一般是木作、農耕或漁獵。磨制石器工具的出現,減輕了原始人類的勞動強度,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是勞動工具史上的一次劃時代性的革命。

    踩魚:觀眾朋友我們來看這一尾尾活靈活現的小魚,如果你們有興趣,可以輕輕踩一下,看看有什么變化呢?

    第二組 農耕:

    這里我們看到的兩個小陶罐是半坡人用來保存種子的,一個里面裝的菜籽,一個里面裝著糧食種子,經鑒定后得知,糧食為粟,去殼后叫小米,它耐旱早熟,成熟期短,久藏不壞,便于保存,是一種理想的農作物,也是北方最早出現的農作物,現在仍是北方居民主要的食糧之一。菜籽是白菜或芥菜類的種子,證明半坡人在種糧食之外還種植蔬菜。

    鋤是掘土挖坑的工具。鏟扁薄而寬,刃口鋒利,是翻土、松土及點種的主要工具。半坡人尚處于鋤耕農業時期。當時從事農業生產的第一步是砍倒燒光,即在一片荒地上用石斧和砍砸器,把樹木和雜草砍倒,待其干枯后放火燒掉,同時將草木灰翻入地下,然后用石鏟、石鋤翻地,疏松土壤,再用尖木棒等挖出一個個小坑,把種子撒播下去,叫點穴下種。莊稼成熟后,用石刀或陶刀收割谷穗,后來出現了石鐮,收割谷子更加方便,也提高了勞動效率。

    農作物的種植是農業產生的主要標志,半坡遺址出土了很多粟殼,這是當時已有糧食生產的實證;而大量出土文物也從另一角度證明半坡時代,人們已經發明了從伐木、除草、平整土地,到松土、點種及收獲的整套農業工具。

    就是在這座窖穴遺跡中發現了厚達18厘米炭化的谷子朽殼。

    第三組 漁獵

    狩獵是人類獲取食物的古老的方法,也是半坡人補充農產品不足的重要生產活動。這種危險性強、體力付出大的艱巨任務往往落在男子身上。他們身背弓箭、手持長矛、腰系石飛索,成群結伴,穿梭于草木旺盛的叢林和水草茂密的沼澤間,齊心協力地追捕獵物。

    半坡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狩獵工具。矛,既可刺擊,亦可投擲,是狩獵的利器。

    弓箭發明于舊石器時代晚期,此時,仍是半坡人最具殺傷力的武器。它用樹枝做弓,獸筋做弦,用石頭或獸骨磨成鋒利的箭頭,在當時可以說是威力無比。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國家的起源》一書中精辟地指出:“弓箭對于蒙昧時代,正如鐵器對于野蠻時代和火器對于文明時代一樣,乃是決定性的武器”。

    石球可用于投擲砸擊獵物,某些情況下也配合繩套使用。石飛索也叫飛球索,以獸筋、繩索或藤條兩端系球組成,使用時手執一端舉過頭頂用力旋轉,對準野獸擲出,由于離心力和慣性作用,飛球索在空中繼續旋轉,遇到障礙物后則自然纏繞,由此捕到逃跑的野獸。

    半坡人選擇在浐河岸邊定居生活,浐河為人們的吃水和捕魚生產提供了絕佳場所。捕魚工具中石網墜最多,也有少量魚鉤和魚叉。盡管沒發現魚網實物,但我們還是有理由認為魚網捕魚是最主要的方法,叉魚和釣魚為輔。骨魚叉薄口利刃,兩側倒刺如同張開的一對翅膀,既實用又美觀。值得注意的是,這枚魚鉤制作得非常精巧,它用骨頭角料磨制而成,上面帶一個倒刺,這樣釣上魚很難逃脫。它看似簡單,卻是一個極富才智的創造,從此以后幾千年魚鉤的形狀再未改變過,雖然它是骨制的,但大小、形狀、作用以至精美程度完全可與今天的鋼制魚鉤相媲美!

    第四組 飼養與采集

    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人類逐漸認識到一些野生動物可以馴化和飼養,半坡人是最早飼養家畜的先民之一。半坡發現的類似現在家畜的動物骨骼有豬、狗的,這也是最原始的家畜。半坡人通過飼養家畜,獲得乳汁、肉食和皮毛,解決了生活中的很多需要。

    采集活動仍是半坡人生活所需的一部分。老人和兒童從事采集生產,他們組織起來到森林草原上去采集植物的根、莖、葉、果實等,到河邊沼澤地帶去揀拾螺螄、河蚌、鳥卵等來彌補食物的不足。這些榛子、栗子、松子和樸樹子以及螺螄殼、蚌殼,都是遺址中出土的。

    第三單元 半坡人的日常生活

    在遠古時代,農業的出現是破天荒的大事,它不僅為人類提供了穩定的食物來源,而且要求人們在一塊或幾塊固定的土地上進行耕種,這樣人們必須得定居下來,從而結束了數百萬年以來游蕩不定的生活,人們從此開始建筑房屋,營造村落,制造陶器等。

    第一組 居所

    半坡遺址已發現房屋遺跡46座,分為圓形與方形兩種。半坡人居住的房屋大都為半地穴式,也有少量的地面建筑。房屋修建時,一般先選址、筑地基,設立木柱,然后架屋頂,涂抹草拌泥,最后烘烤地面進行干燥,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木骨泥墻式的房屋。觀眾朋友,您現在看到的這兩座房屋模型就是根據遺跡進行科學復原而成的。

    圍繞半坡人的居住區有一條壕溝,具有明顯的防御功能,具體內容我們到遺址上再講。

    第二組 飲食

    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的基本內容,了解了半坡人居住的房屋以后,我們再來看看半坡人吃什么?怎么吃?

    前面我們已經介紹了半坡人種植的主要作物是粟,他們用磨棒在磨盤上反復碾磨粟米,使粟去殼或磨碎、磨細,便于后面的加工。這件磨盤有明顯的使用痕跡。磨盤、磨棒也是后來農村碾和磨的前身。

    澄濾器接近底部的四周有數個小圓孔,是用于過濾搗碎的汁液,還是一種釀酒的器具?耐人尋味。

    半坡人使用的飲食用具有盆、碗、缽、罐、盤、杯、壺等,器型多與現在我們使用的用具相似。

    甑是古代的一種炊具,底部有許多小孔,放在罐類陶器上蒸食物。陶甑就是用陶器做成的甑。在半坡遺址出土的文物中,就發現8件殘陶甑。陶甑是半坡人用來加工食物的炊具,它的底部有方形或圓形的若干規則小孔,孔眼的作用如同當今的籠箅。陶甑與陶蓋、陶罐配套使用,形成三連套,缺一不可。在加工食物時,將陶甑配裝在盛有水的陶罐上,蓋上陶蓋,然后在陶罐底部燒火加熱,當水沸騰時,蒸汽便通過小孔進入陶甑,使陶甑中的食物變熟。

    甑的發明是遠古先民聰明智慧的杰作,雖然遠古先民當時不知蒸汽的原理,但他們無意識地卻使用了蒸汽的原理蒸飯,它使生食變成了熟食,使流食變成了干飯,不僅改善了飲食結構,而且還增強了體質,這是飲食結構上的一次革命性的質的飛躍。

    尖底瓶是仰韶文化最典型的器物之一,也是半坡人最常用的一種水器。這種瓶的造型美觀,而且使用極為方便。關于它的奇特之處后面還會為大家做詳細講解。

    第三組 編織

    半坡人是否穿上了衣服?穿著什么衣服?從出土文物推測,半坡人除了用獸皮制作衣服外,已經開始織布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陶紡輪、石紡輪、骨梭、骨針都是遺址中出土的紡織工具,這個陶缽底部的布紋則是半坡人織的麻布印上去的。當時的人們可能割取了大麻、萱麻或葛麻的纖維,用紡輪捻成線或細繩,把線理成很多條經線,然后用骨梭把緯線織上去,每平方厘米經緯線大約各有10根。盡管今天看來這樣的布還很粗糙,但在當時人們如獲至寶,他們用骨針和線把布片縫在一起,穿在身上,就是最原始的衣服。骨針長短粗細不一,大多數都有針孔,與現代鋼針形制基本相同。

    能夠織布,編席子、編籃筐自然不在話下。遺址中出土了大量席紋陶片,席紋總共有十一種,其中人字形最多,也一直沿習至今。布紋陶碗和席紋陶缽底部的織物印跡,就是陶器放在紡織物或編織物上晾曬時留下的。

    這組塑像栩栩如生地再現了當時人們編織的場景。這名男子手持骨梭,用捻好的麻線織布,而他身旁的女子,手指靈活地閃動著,薄而長的竹篾片歡快地跳動,您看她腳下就是已經編織過半的竹席。真摯的眼神,淡淡的笑容,點點滴滴中都透露出半坡人的勤勞與純樸。他們不屈不撓、頑強拼搏,創造出輝煌燦爛的史前文明!

    觀眾朋友們,在這里您只需輕輕揮動手臂,就可以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虛擬翻書,再次體會半坡人創造的輝煌成就!

    下面,請大家隨我進入半景畫展廳。

    第二展廳

    第四單元 心靈神韻——半坡人的審美意識

    愛美之心,不僅人皆有之,而且自古皆有。裝飾品起源于舊石器時代晚期,山頂洞人已經懂得用石珠、海蚶殼、獸牙、魚骨裝飾自己。裝飾的目的除供人觀賞、愉悅自己外,有的也是為了吸引異性或炫耀自己所取得的勝利。

    第一組  裝飾品與工藝品

    半坡人佩戴裝飾品以美化自己,她們崇尚美,熱愛美,追求美,把對美的理解發揮得淋漓盡致。半坡遺址出土的裝飾品有發笄、環飾、珠飾、墜飾、管狀飾、石佩飾等共1900多件,幾乎全身各個部位都有裝飾品。裝飾品的材料也相當廣泛,有陶質、玉質和石質的,也有用貝殼和動物的骨、角制成的。這些裝飾品制作精美,工藝考究,富有濃郁的藝術氣息。

    (一)裝飾品

    發笄是用來束發的,相當于后世的簪子。也是隨身攜帶,用于鉆、刺的多用途工具。從彩陶紋飾看,那時已有束發的習慣,人們不再披頭散發,插上發笄,不僅便于勞作,而且起到極好的裝飾作用。發笄發現的數量很多,無論是骨質、石質或陶質的發笄,均光滑細膩、潤澤美觀。

    蚌殼飾品在半坡遺址中共發現15件。蚌肉食用后,蚌殼被穿孔,串成飾品。形狀規則,光滑潔白,薄厚均勻,是懸掛在身上的一種裝飾品。

    裝飾品中值得一提的是獸牙。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幾乎全為猛獸的犬牙。這些動物異常兇猛,一旦捕獲到它,既為人除害,又為人們帶來肉食與皮毛。狩獵中立了大功的人,被授以動物的犬齒以示褒獎,掛在胸前如同耀眼的勛章,受到全村人的尊敬與愛戴。

    陶環造型多變,數量最多,大的陶環戴在上臂和手腕上,小的陶環可以作為耳飾、頸飾、胸飾。環飾外緣大多是平光的,也有裝飾著各種花紋,如螺旋狀和鈕絲狀花紋富有旋轉律動變化的節奏感;雕刻成陰陽線條的花紋凹凸有致,新穎大方;齒輪狀陶環造型別致、制作精美,是環飾中的精品。

    珠飾以骨珠居多,還有陶珠、石珠,一般幾十顆甚至上百顆串在一起,掛在頸上當項鏈或圍在腰間作裝飾。骨珠表面光滑,制作考究,從鋸材、鉆孔、切片、磨光,每一道工序都極不容易。半坡遺址小女孩墓出土的63顆石珠,制作精致,分布在小女孩的腰間及手腕上。姜寨遺址少女厚葬墓中,在少女胸、腰部隨葬骨珠8577顆?梢,在遙遠的6000年前,“珠璣盛裝”的少女并不少見。

    我們眼前這位健美而淳樸的半坡姑娘,身穿華麗的獸皮衣服,款式簡潔。她頭頂的發束上插著發笄,耳朵上戴著玉耳墜,脖子上還戴有整串的骨珠項鏈,胸前佩掛著用獸牙、蚌殼、墜子串起的五顏六色的串飾,上臂和手腕上戴著陶環和鐲子,腰間系著珠鏈腰帶。這些造型別致、絢麗奪目的裝飾品更加襯托出這位半坡姑娘的靚麗動人。觀眾朋友,大家可以和這位可愛的半坡姑娘合影留念。

    (二)雕塑品

    半坡人不僅會制作造型別致的裝飾品,還制作出造型優美,神態逼真的雕塑品。這些藝術性極強的雕塑作品,不論從其技法、章法以及觀察描摹對象的方式,都有著相當高的造詣。器物多以陶器的蓋、鈕、把手的立體雕塑形式出現。半坡遺址發現的陶塑藝術品有鳥形雕塑、獸形雕塑、人頭形雕塑。雕塑品雖然數量不多,但種類既涉及所接觸的自然界中的飛禽和走獸,還有表現人類自身的人頭像,其簡潔明快,生動傳神,古樸大方的特點不能不被后世所贊嘆。

    人頭形陶塑用泥塊捏塑而成,細泥灰黑陶,扁頭方臉,大耳高鼻,眼睛深凹,耳根上還有耳孔,口、鼻、耳均用泥片附加貼和制成。由頭至頸部貫穿一個孔,專家推測可能是插在器物上的裝飾或小孩的玩具。

    鳥形雕塑在半坡遺址共發現5件,這3件為鳥首狀,輪廓清晰,頭頸俱全,眼睛用剔刺紋表示,周身飾滿錐刺紋,活靈活現;還有兩件僅留鳥類的尾部,作翹尾狀。

    獸形雕塑為細泥灰陶,頭似獸類,尾似鳥類,作正視佇立狀,耳眼均用錐刺手法表現,口部則劃一道淺橫線表示,面孔似狗又似羊。

    史前雕塑藝術品有的簡單純樸,有的天真稚拙,有的生動傳神,有的極度夸張,在實用與審美結合的同時,往往還被注入了人們的祈求和愿望。

    半坡遺址出有兩枚橄欖形陶塤,一枚在塤頂端開有一個不規則的圓形吹孔,下端有一個直徑0.3厘米的音孔;另一枚僅有一個吹孔,而無音孔。史前樂器的發展經歷了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陶塤由半坡的一音孔陶塤、姜寨的二音孔陶塤,發展到距今5000年大墩子遺址的鴨形6音孔陶塤,李家溝出土的造型別致、彩繪精美的陶搖響器,足見史前人們對樂器的喜愛與重視。半坡、姜寨等地的陶塤、賈湖的骨笛都能吹出旋律優美的樂音,而且構成四聲音階、六聲音階、七聲音階,這足以說明我國早在幾千年前已經步入文明的門檻,中華民族的音樂文化在史前時期已遠遠走在世界的前列。

    陶葫蘆瓶形如葫蘆,平底,粗細陶制作的均有,器形大小不一,紅色或土黃色。葫蘆瓶在半坡遺址出土有3件,為墓葬中隨葬品。

    指甲紋陶罐質地較粗,橙黃色,表面以指甲紋作為紋飾,像是信手而作,卻富有規律,給人以一氣呵成的感覺。陶坯成型后,表面經醮水抹平,修整光滑,顯得瑩潤光澤。為了使陶器更為美觀耐用,人們對成型的器物加以裝飾和修整。還有陶器表面飾有弦紋、幾何紋、錐刺紋、戳印點狀紋、指甲紋等。

    錐刺紋陶罐,排列有續,簡潔美觀。(那件文物?)

    第二組  彩陶

    步入半坡人的彩陶世界,您一定會被那色彩雅致、造型優美的彩陶器所吸引。彩陶圖案中游動的魚、奔跑的鹿、佇立的鳥、潛浮的蛙、盛開的花、神秘的人面魚紋……個個構圖巧妙、筆觸流暢,生動精美,令人百看不厭。

    從新石器時代陶器制造工藝的發展進程中,呈現出人類對于藝術的無比熱情,并不斷在技術上精益求精,在裝飾藝術上追求完美。早期的彩陶紋飾內容,離不開他們所處的生活環境與自然環境。人們將大自然中的飛禽走獸、花草樹木、風雷雨電、日月山河等都作為描摹的對象,這顯然來源于人們對于生活的認識,也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無數次感知與體驗的結果。

    半坡遺址出土的大量陶器上繪有豐富多彩的圖案,多數為黑彩,還有少數為紅彩,半坡人根據需要選用赤鐵礦、赭石作為繪畫顏料。在遺址中出土有石硯及磨棒,是當時繪畫用的工具,半坡人將顏料加水研磨,然后繪彩,經窯燒后,其圖案可以經久保存而不易褪色。

    這片蚌殼上留下了明顯的顏料痕跡,可能是六千年多前某位畫工的調色盤。

    鹿紋彩陶盆卷唇、圜底、淺腹,寬口沿上飾以黑彩,四組斜線紋和四個箭頭形紋飾相互間隔,兩兩對稱,均勻地將圓周八等分,顯得富于變化又整齊一律。盆內的四只小鹿又各具情趣,有的頭部高抬、凝神傾聽、四腿直立,如臨大敵;有的全身放松,腹部下垂,像在悠閑漫步……簡潔疏朗、柔婉流暢的線條,準確而形象地概括了鹿的神態個性。這正是的藝術來源于生活實踐的生動體現,生動地反映出六千年前這位畫家瞬間的藝術感受。

    波折紋壺器型小巧,環繞陶器外壁的各種曲折條帶紋圖案,技法看似簡單,卻使人產生無限遐想,它既像水面泛起的層層漣漪,又像人們對遠處山巒起伏的聯想。假如俯視細頸壺上的圖案,一朵盛開的蓮花便呈現在我們面前,陶壺口沿繪有九條呈輻射狀的條紋,恰好位于花的中央。構思如此精巧,圖案如此美妙,使我們不得不被遠古先民非凡的創造才能所折服!

    網紋彩陶盆(那件文物?)中布滿了網紋,大網恢恢,疏而不漏,捕魚生產,豐收在即。在半坡遺址雖然沒有發現漁網實物,但彩陶器的網紋和遺址中出土的石網墜正是半坡人用漁網捕魚最好的佐證。

    斜線三角紋陶缽(那件文物?)器形精巧,半坡人在陶缽外口沿飾以均勻對稱的彩陶圖案。大三角形正、倒交錯相置,中間以六條斜置的平行直線相隔,清新明快,節奏鮮明,大三角形中留有倒置的空心三角形,虛實相間,意趣盎然。這可能就不僅僅是追求彩繪的紋飾美,還包含著對數與形的復雜觀念和潛在意識。

    這組陶器上的彩繪圖案布局合理勻稱,線條流暢規整,技法純熟精湛,體現出畫工的高超技藝。人們在長期繪制陶器圖案花紋過程中,不斷提高審美能力,還能夠嫻熟地運用一些美學中的對稱、對比、反復、共用,關聯、配合等表現手法,將常見的平行線、弧線、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圓點等圖案進行多種變化組合,使得彩繪圖案造型規整,結構縝密,具有強烈的裝飾性。

    從這些殘破的彩陶片上,我們依然能窺見到原始繪畫藝術的魅力。豐富多變的繪畫表達了人們的希望、祈求、寄托和喜好。這些殘缺的藝術品,讓我們對它肅然起敬。

    陶窯發明后,人們能夠熟練地掌握燒陶的火候,制造出質地細膩、表面光滑的細泥陶,彩繪陶器逐漸豐富起來。這座陶窯由火塘和窯室兩部分構成,難以想象的是精美的彩陶就是在這樣簡陋的窯中燒制的。

    第三組  人面魚紋

    神奇而詭秘的人面魚紋是半坡彩陶最典型和精美的裝飾紋樣,正是半坡人精神生活的抽象反映。

    人面魚紋盆是半坡彩陶中的珍寶。這件彩陶作品令無數人在它面前駐足側目,癡迷陶醉,思緒馳騁,魂牽夢縈。整個圖案將人面與魚非常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圓圓的臉上有一對笑瞇瞇的眼睛,鼻子像倒寫的英文字母“T”,嘴巴大張著,像在哈哈大笑,嘴的兩邊、雙耳和高聳的發髻分別用魚紋裝飾。大膽夸張、構思新奇,形成了強烈的藝術效果,顯得神秘莫測,令人浮想聯翩。

    魚紋彩陶盆器形規整、折肩、圜底、口沿有一圈黑彩帶,上腹外側有三條順時針循環游動的魚,好像在追逐嬉戲,情趣盎然。魚張口露齒,睜大眼睛,鼻尖翹起,形象逼真。這些早期的魚紋選擇了表現力極強的正側面角度,經過選形、選視點、選角度的藝術處理,依靠寫實的手法描繪出魚的頭(包括嘴巴、眼睛、牙齒)、腮、身、鰭、尾各個部分,簡約而整體地描繪出魚的形象,在單純質樸中流露出天真、稚拙的情趣,表現一種和諧而獨特的美。

    半坡人將魚作為繪畫對象,他們將寫實的魚與抽象的魚活靈活現地描繪在他們所使用的陶器上面,表達了人們對魚的厚愛與渴望。人們不僅熟悉魚、喜愛魚,也崇拜魚、信奉魚。魚多子多產,正符合原始人企盼人丁興旺,繁衍不息的樸素愿望。魚自古就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與魚相關的故事更是不勝枚舉:“鯉魚躍龍門”、“富貴有余(魚)”、“年年有余(魚)”、“魚生貴子”等等,這些有關魚的種種優美動聽的神話故事,深深植根于人們心中。從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魚紋,二里頭文化的石刻魚紋,西周青銅器上的魚紋族徽、魚尊、魚洗、魚紋銅鏡、魚紋瓦當、魚瓶等,到后世的不同質地、不同形狀的器物上魚紋一直是經典圖案,被精雕細繪,奉為至寶。

    半坡人對于藝術的理解已不僅僅是簡單的摹仿,他們成功地運用再現和表現的手法,把創作者對魚的理解和情感的抒發不斷提煉和升華。

    幾何魚紋陶盆,圖案簡練抽象,完全達到了寫意的境地。史前藝術家抓住了魚的形體特征,用不同色彩的三角形巧妙地組合在一起,便有了尾部相連而頭部相對的并列的復合魚,魚身也由幾何圖形拼湊而成,抽象概括地表現了魚的形象。尤其是在兩個相對的三角形中間各畫上一個圓點,這魚頭上的點睛之筆,可謂是精妙絕倫,使這一圖案化的魚達到了神似的境地。

    彩陶藝術中魚紋的演變,體現了藝術由再現到表現的飛躍,是史前人類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藝術概括能力日臻成熟的標志,從而奠定了中華民族繪畫藝術傳統中追求意境格調的基礎。

    第六單元  隱秘玄機——半坡人的遠古之謎

    半坡遺址從1953年發現至今雖然已經過去了50多年,但對于半坡文化以及黃河流域史前文化的研究僅僅是剛剛開始,還有許多未解之謎等待我們去破譯。

    第一組  刻劃符號之謎

    這是半坡人留給現代人又一個難解之謎。在半坡缽類器外口緣的黑帶紋上,發現了22種刻劃符號,共113個標本,多數筆畫簡單,但有少數筆畫較規整。它究竟是什么?是不是文字?學者們對此看法不一。近些年隨著考古新發現的研究,尤其是關中地區十多處史前遺址的發掘,又發現了同類符號,目前標本已達數百件,種類已達五十多種,多數學者認為,刻劃符號是半坡人用來記事或記數的符號,是甲骨文的前身,處于中國文字的萌芽階段。

    第二組  人面魚紋之謎

    關于人面魚紋的含義,國內外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解釋林林總總。目前已有二十多種說法,“圖騰說”最為常見,半坡人可能將魚奉為自己的圖騰祖先,人面魚紋就作為氏族圖騰崇拜的徽號或標志,顯然代表一定的圖騰含義;有人認為人面魚紋是新石器時代人們喜歡“黥面紋身”習俗的反映,或是一幅“原始的嬰兒出生圖”,祈求子孫后代像魚一樣繁衍不息;也有人認為這是“太陽神崇拜”或是“月亮神崇拜”;還有的認為人面魚紋是巫師作法時戴的面具,可能與某種神話或巫術儀式有關。面具具有魔法,巫師戴上面具就能起到溝通人間和神靈的作用。通過頭戴面具的巫師強大的巫術法力,族人的愿望和祈求即可上達,得到被信奉者的庇佑。人們也希望捕魚順利,期盼得到更多的魚,戴面具的巫師施法術以求魚贖罪。此外,魚多子多產,繁殖力極強,當人類支配自然能力受到限制時,就把氏族興旺看作是極其重要的事,人們敬重魚、崇拜魚。人魚合一,反映了原始人類的生殖崇拜觀念,人們對具有生殖能力而感到無比驕傲,藝術地再現了先民們對生命之源的渴望,似乎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生命延續的精神追求,希望子子孫孫能像魚那樣繁衍。這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說法,讓我們在耳目一新的同時,能進一步感受到其神秘魅力。

    第三組  尖底瓶之謎

    尖底瓶是仰韶文化最典型的器物之一,也是半坡人最常用的一種水器。它小口、短頸、鼓腹、尖底,腹中部有一對半環狀耳穿,可以系上繩子,用手提著去打水。這種瓶的造型奇特而優美,在自然界中難以見到。它不僅美觀,而且使用極為方便:當它汲水時,由于水的浮力作用,瓶的重心上移,瓶身向水面自動傾倒;水灌到一定程度時,瓶的重心下移,恢復原位,瓶身扶正,提出水面,水不傾灑。經專家研究,這種自動汲水的現象,恰是物理學中重心原理和傾定中心法則的最早運用形式。

    能夠自動汲水且提起不倒的尖底瓶只占極少數,為什么要如此造型,有何象征意義,裝滿水后如何放置,至今仍是難解之謎。

    【半景畫】

    半景畫解說詞
    人類的出現,特別是人類文明的出現,是宇宙間的一大奇跡。六千多年前,在人們今天叫做半坡的這個地方,居住著一支遠古先民,考古學家把他稱為半坡人。半坡人在半坡這片土壤膏腴,草木繁茂,鳥獸翔集,氣候溫潤,瀕臨浐河,便利生活的地方,以母系氏族為紐帶繁衍、生息,創造了還另今人嘆為觀止的史前文明。人面魚紋造型的繪畫藝術就是史前文明的代表之作,今天的人們仍然無法定論它的確切含義,奇跡就這樣發生了。我們為有這樣創造奇跡的半坡先民而驕傲、自豪。

    生活在那個遙遠年代的半坡人,他們過著原始共產主義生活,氏族成員之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男女老幼之別,男性以狩獵、捕魚、制陶、建筑房屋為主,女性以采摘、紡織、農桑維持氏族成員生計。氏族內部每遇重大問題,在女首領的主持下,全體氏族成員聚集在村落中央的那座大房子廣場前,平等地討論問題,決定由女酋長定奪,這就是母系氏族社會里的法則。

    處在新石器時代的母系氏族社會里的半坡遠古先民,他們勇敢地面對生活,不管風吹日曬,電閃雷鳴,疾病與災害、勝似閑庭信步。他們用自己聰明智慧的頭腦和靈巧勤勞的雙手,構建了五彩繽紛的活動舞臺,濃墨重彩地上演了一幕幕鮮活的史前文明劇。我們贊美半坡人,歌頌文明,編織幸福,放飛夢想,創造未來。


    上一篇:青海省博物館

    下一篇:河南洛陽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

    更多關于 西安半坡博物館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