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朔州崇福寺是金代建立的寺廟,崇福寺創建于唐代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由唐代大將軍、朔州人、鄂國公尉遲敬德奉旨建造。到遼代,寺被改為林太師府衙,后又改為寺廟,取名林衙寺。金代熙宗年間,寺廟擴建,大興土木。金代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金朝海陵王完顏亮題額“崇福禪寺”一直至今。崇福寺,有山門、天王殿、鐘樓、鼓樓、千佛閣、文殊堂、地藏殿、三寶殿、彌陀殿、觀音閣等。寺內,金代建筑、塑像、壁畫保存完好,是一座歷史價值較高的古代寺廟。
彌陀殿
彌陀殿是崇福寺主殿,是寺內最大的殿堂,始建于金代熙宗皇統三年(公元1143年)。彌陀殿高大寬敞,殿頂綠色琉璃剪邊,殿內前檐隔扇、窗欞花典雅、精美,是中國現存的一處保存完整的金代作品。佛壇上,有“西方三圣”坐像三尊,主像兩側,有脅待菩薩4軀,金剛兩尊。這些塑像皆為金代原作,塑法古樸、精美。殿壁,壁畫面積達340多平方米。壁畫描繪了講經說法的場面。
彌陀殿殿身面闊七間,通闊40.96米,進深四間八椽,22.31米。殿為單檐歇山頂,總高約21米。殿身坐落在高大的臺基上,基高2.4米,基前又有寬敞的月臺,襯托得殿宇高大雄偉,瑰麗壯觀。殿正面檐下,懸有“彌陀殿”豎匾一方,是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的原物。殿前當中五間為隔扇門,后檐明間和兩梢間各裝大板門兩頁,供游人進入殿堂之便。為了擴大內部空間面積,當心五間,中柱減去,前槽四根金柱僅留兩根,并移至次間中線上,增大了佛壇位置與禮佛部位的空間。
觀音殿
觀音殿,位于彌陀殿后,是崇福寺內最后的一座殿堂。殿內有塑像三尊中為觀音菩薩像,左為文殊菩薩,右為普賢菩薩,為明代原作。觀音殿是僅次于彌陀殿的金代建筑,其梁架結構最富有獨創性。為“四椽伏對乳伏用三柱”。殿內前槽金柱全部減去,后槽金柱置在佛壇兩側,使殿內前部更加寬廣。因省去前槽金柱,四椽伏跨度加大到10米,所以為減輕其負荷,在梁上和平梁前端施較大的人字叉手,把殿前槽上部載荷傳遞到前檐和后檐柱上。
山西朔州崇福寺千佛石塔
山西省朔州崇福寺的四角九級樓閣式千佛石塔,建于北魏天安元年(466),是我國北朝佛教藝術成就的珍貴文物。這座中國古塔最古的樓閣式石塔,又是一個中國古塔之最,還身首兩分。在崇福寺彌陀殿內,珍藏著千佛石塔的塔剎。而塔身曾在日軍侵華時期被擄往日本,現藏于臺灣臺北故宮博物院。
石塔高一百五十三點一公分,為北魏內小臣曹天度於獻文帝天安元年(466)為其亡父穎寧及亡子玄明所造。雕刻時間與云岡初開鑿時代同時,風格一致,為我國最早期的石塔之一。石塔原藏山西朔縣崇福寺彌陀殿,民國初年對日抗戰期間為日人所掠奪,一度藏於日本東京帝室博物館,勝利後隨同其他古物歸還祖國而撥藏臺灣國立博物館。惟其塔頂尚存山西朔縣文物保管所。
塔石料制成,方形九級實心樓閣式,通高約三米左右。石塔造型優美,雕工精細,與大同云岡石窟第二窟、第六窟、第八窟的塔柱極為相似,如出一人之手。石塔原置于不規則的磚砌須彌座上,須彌座依塔身平面呈方形,為后人珍藏石塔臨時砌筑,四邊長約一點四米。高約九十厘米,磚的尺寸鉸大。石塔其造型系依《法華經·見寶塔品》之“七寶塔”經變而成,石塔下部方形石座較高,底座正面分三欄,中間正面浮雕兩尊供養比丘,兩側蓬花吼獅,其他供養男女像各十人。背面為題記,題記兩端各供養人像。方座承托上部塔身,塔身和方座上共雕大小不同的小佛坐像一千三百三十二尊。各層轉角處凌空倚柱呈方形,中間雕較大的佛龕。龕內置坐像,坐像頭頂半圓形龕循。龕左右起“梟混”曲線,左右上部小佛圍抱,全然一個佛的世界造像及藝術風格與云岡石窟塔柱維妙維肖。各層四隅上部翹出塔檐,翼角微翹,椽望、連檐、石頂等俱全,完全仿木結構雕制。
據塔底題記載,北魏天安元年(466),獻文帝拓跋弘的小臣曹天度傾全家資產雕造。公元四六零至四八零年間為北魏雕刻之黃金時代,也為我國石刻藝術之最高峰。本件為獨立圓雕,其制作正值此時,地位與價值,不言可喻。
塔剎下部雕成剎基柱,穩置于最上層頂端,平面呈方形,總高約五十厘米;铣袆x身,四隅各有一個佛龕,龕內浮雕兩尊小佛坐像。轉角立柱雕一人像。龕下各以寶裝蓮花為結,上部翹出房檐,承以雉碟狀的山花蕉葉,山花中間夾雕小佛坐像。房檐頂端呈覆缽,上有相輪九重,寶珠作結。塔造型優美,雕刻精細,挺拔秀麗,端莊大方,實為一件珍品。在塔剎上辟龕造像,更是前所未見,充分顯現出北魏時期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